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唐朝李泌是誰?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23W

李泌(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長源,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世稱“李鄴侯”。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謀臣、道家學者,北周“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平生輔佐四朝天子。

唐朝李泌是誰?

李泌七歲能文,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説,有神童的美譽。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李泌因機遇巧合,受到了玄宗的召見。他入宮時,玄宗讓正與自己下棋的燕國公張説試試李泌的能力。張説請李泌賦“方圓動靜”,李泌很快説:“希望知道其中的大略。”張悦便説:“方就像棋局,圓就像棋子,動就像活棋,靜就像死棋。”李泌立即回答説:“方就像行義,圓就像用智,動就像施展才能,靜就像感到滿意。”張説聽後,祝賀玄宗得到了一位神童。玄宗非常高興,賜李泌束帛,命李家對他善加撫養。

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卧室內交談。張九齡與大臣嚴挺之、蕭誠交好,嚴挺之厭惡蕭誠的諂媚,勸張九齡謝絕與蕭誠的來往。張九齡忽然自己唸叨説:“嚴挺之太刻板剛直,而蕭誠軟美可喜。”正要命令左右的人喚來蕭誠,在他身旁的李泌馬上説道:“您以平民身份入仕,又因正直位至宰相,卻喜歡軟美的人嗎?”張九齡聽後,非常驚訝,急忙改容認錯,並稱他為“小友”。在朝中,李泌不僅受到張説、張九齡的賞識,大臣韋虛心、張廷珪也很器重他。

李泌成年後,非常博學,擅長研究《易經》。他經常遊歷嵩山、華山、終南山之間,仰慕神仙不死之術。

天寶(742年-756年)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玄宗想起李泌的“早惠”,於是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玄宗命他待詔翰林,供奉東宮,太子李亨待李泌極為優厚。李泌曾經寫詩譏誚寵臣楊國忠、安祿山等,楊國忠於是誣稱李泌曾寫《感遇詩》諷刺朝政,結果李泌被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而李泌乾脆脱離了官府,“乃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唐朝李泌是誰? 第2張

白衣山人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倉皇出走,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肅宗即位後,派人四處尋找李泌,恰好李泌也到了靈武。肅宗立刻和他商討當前的局面,他便分析當時天下大勢和成敗的關鍵所在。肅宗很高興,要給他授任官職,李泌自稱山人,堅決推辭,希望以賓客的身份隨從。肅宗也只好授李泌銀青光祿大夫的散官,碰到疑難的問題,常常和他商量,稱其為先生而不稱名。

此時,李泌已少吃煙火食。肅宗有一天夜裏,高興起來,找來兄弟三王和李泌就地爐吃火鍋,因李泌不吃葷,便親自燒兩顆梨請他食用。三王爭取,也不肯賜給他。

李泌入朝議論國事,從制書文誥到將相升遷,無所不預,史稱其“權逾宰相”。李泌外出時,也陪同肅宗車駕,眾人指着他説“穿黃衣的是聖上,穿白衣的是山人隱士”。肅宗聽説此事,便賜李泌金紫,任命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王李俶(後來的唐代宗李豫)的行軍司馬。肅宗曾對他説:“你曾經侍從過上皇(玄宗),中間又作過我的老師,如今下任廣平王行軍司馬,朕父子都藉助了你的道義。”軍中商議立元帥,人們都注目於建寧王李倓,李泌暗中對肅宗説:“建寧王的確聰明,但廣平王是嫡長子,有為人君的氣量,難道想要使他做吳太伯嗎?”肅宗説:“廣平王已被立為太子,何必需要做元帥呢?”李泌説:“假使元帥立功,陛下不使他做君位的繼承人,能行嗎?太子隨從時是撫軍,駐守時是監國,如今元帥就是撫軍。”肅宗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

肅宗在做太子時,宰相李林甫多次以進讒陷害他,肅宗積怨已久。到即位以後,打算將李林甫的遺骸挖出焚燒。李泌認為身為天子卻念及舊恨,不能以寬廣的胸懷顯示於天下,會使那些投靠叛軍的人失去改過自新的想法。肅宗大為不悦,説:“你忘了往事嗎?”李泌回答説:“臣考慮的不在於這些。上皇統治天下五十年,一朝失意(指玄宗逃亡四川),南方氣候惡劣,而且他已年邁,聽到陛下記恨舊怨,將會內心慚愧不樂。萬一上皇傷感得病,就是陛下以天下之廣大,還不能夠安撫親人啊。”話未説完,肅宗便感悟,下階抱着李泌的脖子痛哭道:“朕沒想到這些。”

肅宗問李泌剿賊的戰略,他就當時的情勢,定出一套圍剿的計劃。首先,李泌斷定安祿山、史思明等人是一羣沒有宗旨的烏合之眾,目的只在搶劫,“天下大計,非所知也。不出二年,無寇矣。陛下無慾速,夫王者之師,當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因此,他擬定戰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詡,入河東,隔斷盜魁四將,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儀開放華陰一角,讓叛軍能通關中,使他們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裏,勞損其精兵。而唐軍常以逸待勞,剪除其弱卒。再將各路兵馬齊聚扶風,與朔方軍共同平叛。並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與李光弼互為犄角,以攻取范陽。叛軍失去根據地,必將身死於河南諸將之手。肅宗統統照他的計劃行事,後來都不出其所料。這便是李泌的“挫其鋭,解其紛”的戰略運用。但可惜的是肅宗急功近利,沒有聽信李泌的建議,致使河北沒有徹底肅清。

肅宗為了儘快收復都城長安,等到郭子儀籌借到西北軍大集合的時候,便對李泌説:“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李泌就説:“如果動用大軍,一定想要速得兩京,那麼賊勢一定會重新強盛,我們日後會再受到困擾。我們有恃無恐的強大兵力,全靠磧西突騎(騎兵)、西北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師,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關東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等情況,春天來得較早,氣候容易悶熱,騎兵的戰馬也容易生病,戰士們思春。也會想早點回家,便不願再來輾轉作戰了。那麼,淪陷中的敵人,又可休養士卒,整軍經武以後,必復再度南來,這是很危險的辦法。”但肅宗卻堅決地不聽李泌的戰略意見,急於收復兩京,由此便有郭子儀借來回紇外兵,隨元帥、廣平王李豫等收復兩京的一幕出現。

唐朝李泌是誰? 第3張

遁避衡山

自從肅宗在靈武即位時起,李泌就一直在肅宗身邊,為平叛出謀劃策,他當時雖然沒有身擔要職,卻“權逾宰相”。正是這種與肅宗極為親密的關係,招來了權臣崔圓、李輔國的猜忌。兩京收復後,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主動要求離開權力的中心,遁避進衡山修道,肅宗下詔賜李泌三品俸祿及隱士服,還為他建造居室。

入朝出朝

李泌隱居數年後,玄宗去世,肅宗隨即也駕崩,新繼位的皇帝便是李泌當年特別加以保護的廣平王李豫(即唐代宗)。代宗即位,馬上就召李泌回來,任命他為翰林學士。代宗先讓他住在宮中的蓬萊殿書閣,跟着就在長安光福裏賜他府第,又強迫他吃肉,還為他娶朔方已故留後李暐的外甥女為妻。但是宰相元載認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留在朝廷對自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剛好江西觀察使魏少遊請朝廷為他派去一些僚佐,元載就盛稱李泌有才,可擔此任。李泌就以檢校祕書少監、江南西道判官之職再次以離開朝廷。旋即改為檢校郎中,仍任判官。臨行前,代宗暗地對他説:“先生將就一點,外出走走也好。”

大曆十二年(777年),元載犯罪伏誅,代宗立即召他還京,準備重用。但又為宰相常袞所忌,常袞再三設法外放他出任楚州刺史,李泌推辭不去,代宗也留他在朝中。適逢澧州有職務空缺,常袞極力陳述南方窮困之狀,請求放李泌前往治理,代宗無奈,只得授李泌為澧(今湖南澧縣)、郎、峽(今湖北宜昌)三州團練使,後遷任杭州刺史。李泌雖被貶任地方行政長官,但在所到之處都有很好的政績,尤以在杭州任上的治績著名。北宋蘇轍稱“杭本江海之地,水泉鹹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於水,故井邑日富。”

皇太子李適(即後來的唐德宗)也曾與李泌交遊。對於軍國大事,李泌仍然不遠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議,代宗也必定採用照辦。

唐朝李泌是誰? 第4張

致身宰輔

李泌是玄、肅、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無為的老莊之道,視功名富貴如敝屣,所以在肅、代兩朝數度堅辭宰相之位,並且最終遠離朝堂,長年隱居於衡山。

涇原兵變後,德宗避難於梁州,急詔徵李泌至行在(天子巡行之處,此指梁州),授以左散騎常侍之職。德宗令李泌每天在中書省值班,以便等候德宗召對,受到朝野關注。

貞元元年(785年)七月,陝虢(今河南陝縣、靈寶一帶)都知兵馬使達奚抱暉鴆殺節度使張勸,代領軍務,邀求旌節,並密召李懷光將達奚小俊為援。德宗鑑於局勢危急,便於任李泌為陝虢都防禦水陸運使。李泌請求單騎前往,德宗初時雖有懷疑,但最終同意。李泌先見陝州進奏官及將吏在京城的人,欺騙他們説:“皇上因陝虢飢,所以讓我領運使,督江淮米以賑濟。陝州行營在夏縣,如果達奚抱暉可用,就讓他統軍;如果有功,就讓他出任節度使。”以此麻痺達奚抱暉。同月十七日,德宗加李泌為陝虢觀察使。李泌至陝州行營,讓達奚抱暉自領家人亡命。李泌辭行時,德宗曾草擬參加叛亂的七十五人名單授李泌,命他誅殺。李泌遣走達奚抱暉後,朝廷所派的宣慰使要求李泌一定要誅殺叛亂者。李泌不得已,只械送了兵馬使林滔等五人送至京。達奚小俊領兵入境,聽説李泌已入陝,只得還軍。陝虢遂安。

貞元三年(787年),參與防秋的淮西門槍兵馬使吳法超率步騎四千從鄜州(今陝西富縣)叛逃。渾瑊派部將阻攔未果。德宗急遣中使敕令李泌發兵攔阻,不得讓淮西軍渡河。李泌馬上派押牙唐英岸率軍至靈寶,但淮西軍已渡過黃河列陣。李泌於是令靈寶供給他們糧食,淮西軍也不敢剽掠。次日,淮西軍在陝州城西宿營,李泌不再向他們供給糧食,而派部將率精兵埋伏於太原倉隘道。一日後,淮西軍行入隘道,李泌所派的伏兵齊發,淮西軍大敗。殘軍從山路南逃,李泌又派大將燕子楚率軍四百至長水(今河南洛寧西)。唐英岸多次追敗叛軍,吳法超等至長水,被燕子楚伏殺。六月,李泌入朝,出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

唐朝李泌是誰? 第5張

調和矛盾

李泌執政的時間雖短,但他在任內卻做了許多意義重大的事,從而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貞元年間帝國總體形勢的和平與穩定。

李泌對內政的處理,外交的策略,軍事的部署,財經的籌劃,都做到了安和的績效。 他勤修內政,充裕軍政費用。保全功臣李晟、馬燧,以調和將相。外結回紇、大食,達成“貞元之盟”,從而遏制吐蕃以安定邊陲。李泌常有與德宗政見不同之處,反覆申辯上奏達十五次之多。德宗曾對他説:“朕要和你約法在先,因你歷年來所受的委屈太多了,不要一旦當權,就記恨報仇,如對你有恩的,朕會代你還報。”李泌説:“臣素奉道,不與人為仇。害臣的李輔國、元載他們,都自斃了。過去與臣要好的,但凡有才能的,也自然顯達了。其餘的,也都零落死亡了。臣實在沒什麼恩怨可報的。但是如陛下方才所説,臣可與陛下有所約言嗎?”德宗就説:“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李泌便進言,希望德宗不要殺害功臣,認為“李晟、馬燧有大功於國,聞有讒言之者。陛下萬一害之,則宿衞之士,方鎮之臣,無不憤怒反厭,恐中外之變復生也。陛下誠不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則天下永無事矣。”德宗聽了認為很對,接受了李泌的建議。李晟、馬燧在旁聽了,當着德宗感泣而謝。

郜國公主是太子妃蕭氏的母親,因“蠱媚(使用邪術)”獲罪,被德宗幽禁在宮中。德宗在處置完郜國公主後,又因怒責備太子李誦,太子不知所措。李泌常常聽德宗稱讚舒王李誼賢明,他估計德宗有廢立太子的意圖,便説:“陛下有一個兒子卻懷疑他,想要立陛下弟弟的兒子,臣不敢用古例爭論。再説十王宅的叔父們,陛下是如何對待的?”德宗驚訝道:“你怎麼知道舒王不是朕的兒子?”李泌回答説:“陛下過去為臣説過這事。陛下有嫡子(指李誦)卻要懷疑,那弟弟的兒子(指李誼)怎敢為陛下所信任?”德宗不滿,語帶威脅地説:“你違背朕的心意,難道不顧及你的家族嗎?”李泌回答説:“臣已經衰老了,位居宰相,因諫言被殺,是我的職分。假使太子被廢除,他日陛下後悔説‘我只有一個兒子卻被我殺了,李泌不勸諫我,我也要殺了你的兒子’,那麼臣就絕後了。雖然臣的兄弟有兒子,但他們的祭祀不是我該享受的。”説罷便嗚咽流涕。他又説:“昔日太宗下詔:‘太子無道,藩王窺伺太子之位的,二者都應廢黜。’”陛下對太子生疑而稱讚舒王賢明,他能沒有窺伺太子之位的想法嗎?如果天子有罪,請求廢掉他而立皇孫,千秋萬歲以後,天下還是陛下的子孫所有。何況郜國公主被女兒妒嫉,而蠱惑太子,陛下怎能因妻子的母親連累太子呢?”李泌在德宗面前爭論數十次,愈加堅持己見,德宗才醒悟,太子李誦“乃得安”。

接着李泌又提出唐肅宗與代宗父子恩怨之間的往事,道説:“陛下不記得建寧王的事情嗎(唐肅宗因受寵妃張良梯及奸臣李輔國的離間,殺了兒子建寧王李倓)?”德宗説:“建寧叔(指李倓)確實是冤枉的,他的不幸是因為肅宗性子太急了。”李泌説:“臣以前為了此事辭職歸隱,發誓不再靠近天子身旁(大意指不再入朝任職),不幸今日又擔任了陛下的宰相,再次看到了這件事(指太子被誣陷)。而且那時候先帝(德宗之父代宗)心中常常擔憂恐懼。臣離開朝廷前辭謝時,曾誦讀《黃台瓜辭》,肅宗才悔悟而哭泣。”(《黃台瓜辭》為章懷太子李賢所作。武則天掌權時,殺李唐宗室,李賢自測難以倖免,故而創作此辭) 德宗聽到這裏,總算受到感動,但仍然説:“我的家事,為什麼你要這樣極力參與?”李泌説:“臣現在獨自承擔宰相的重任,四海之內,“一物失所”,責任都歸咎在臣身上,何況是坐視太子橫遭冤禍而閉口不言,這樣臣的罪就大了。”他甚至説到“臣敢用整個宗族的性命來保太子。”君臣之間又往返辯論很多,李泌還告訴德宗要極力保密,回宮後不要讓侍從知道如何處理此事。一面又安慰太子不要氣餒,不可自裁,他對太子説:“一定沒有這種憂患,希望太子更加恭敬孝順,假使我死了,那就無法得知此事如何處理了!”最後總算解開德宗父子之間的死結。德宗特別打開延英殿,只召見李泌一人,對他哭着説:“不是你的直言,朕現在就悔之不及了!太子仁厚孝順,的確沒有其他事。從今以後,軍國事務及朕的家世,都應該與你商議。”李泌聽了,拜賀之外,便説:“臣報效國家的使命完成了。驚悸之餘的亡魂(指他為太子之事憂愁思慮所帶來的壓力),不能再用了,希望陛下允許乞骸骨。”德宗除了道歉安慰,硬不准他辭職。但過了一年多,李泌果然去世。

病逝相位

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4月1日),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德宗追贈他為太子太傅,所賜賻禮加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泌與歷代功臣四十人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

Tags:李泌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