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錫伯族簡介 錫伯族生活習慣有何特點?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88W

錫伯族主要生活在中國的內蒙古大草原地區,很多人都是從是把世界的時候,進行了一次西遷活動,很多人遷移到了新疆地區。那麼關於錫伯族的簡介,錫伯族服飾有哪些特點,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錫伯族簡介 錫伯族生活習慣有何特點?

關於錫伯族的由來傳説,分為兩種説法,一種就是錫伯族人源自於古代的鮮卑族,居住在當時的嫩江、松花江地區。還有另外一種説法就是錫伯是,清代的哈拉爾的韋山一帶。這個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是在滿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語言,跟蒲語很接近。錫伯文是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稍加改變而成的。新疆的錫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兼用漢語、維吾爾、哈薩克語。東北的錫伯族在語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當地漢、滿族基本相同。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男孩子一出生,家裏人就會在門口用紅線掛上一副小弓箭,長到五六歲就開始學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

早期的錫伯族人世代以狩獵、捕魚為業,察爾查爾以種水稻為主經營農業,牧業也比較發達。

錫伯族過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普遍重視祭祖掃墓。

錫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製品;不許坐、踩或跨過衣帽、被、枕;穿過的褲子、鞋襪不能放高處;不許坐、踩鍋灶,也不許坐或站立在門檻上;不能在屋內吹口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門口掛有紅布條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產婦,外人不得入內。晚輩路上遇見長輩要問安並讓路;平輩見面要相互問好。客人來訪,兒媳要出來裝煙、倒茶,若裝煙、倒茶的與客人輩份相等,客人應起立或欠身雙手接;客人告別時,全家要出來送至大門口。

日常食俗錫伯族大多數習慣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為主,過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麪食以發麪餅為主,也吃饃饃麪條和韭菜合子、水餃等。受維吾爾族影響還吃抓飯和烤饢,喝麪茶、牛奶和奶茶。肉食來源主要依靠家庭飼養,多以牛、羊、豬肉為主。吃肉時,習慣每人隨身攜帶一把刀子,將肉煮熟後,放入大盤中,自行用刀子切割,然後蘸鹽和葱蒜拌成的佐料。習慣做豬血灌腸。也喜食用煮熟的豬血,拌成醬狀,並配以蒜泥或葱花單獨做成菜餚。冬閒時錫伯族還常進行狩獵,野豬、野鴨、野兔、黃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見的野味。錫伯族還習慣製作各種醃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蘿蔔等切成細絲醃製鹹菜,當地稱之為“哈特混素吉”,有時可供全年食用。錫伯族還喜歡在夏季製作麪醬以調味。錫伯族過去在飲食上有許多必須遵守的規矩,比如經常食用的發麪餅,上桌時分天、地面,天面必須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擺在桌沿一邊。吃飯時不得坐門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飯桌、飯碗,或把筷子橫在碗上。全家進餐按長幼就座,以西為上,過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節日、禮儀食俗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每年農曆除夕前,家家都要殺豬宰羊,趕做各種年菜、年餅、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動手包餃子,正月初一五更餃子下鍋;初二要吃長壽麪。做長壽麪時先做好肉湯,然後將面另鍋煮熟,撈出過水,食用時加肉湯,象徵着送舊迎新。新疆的錫伯族把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定為西遷節,錫伯語稱“杜因拜專扎坤”。過西遷節時,家家吃魚,户户蒸肉,屆時還要三五成羣到野外踏青擺野餐。過去各家各户都要製作麪醬(米順),盛入瓦缸中,作菜餚的調味品。錫伯族男女青年結婚時,新郎、新娘必須向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對客人的答謝。遠親近鄰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記帳,也不收錢。

錫伯族人非常喜歡吃一些麪食,比較典型的就是一些韭菜合子、南瓜包子以及一些發麪餅或者是其他的麪食。錫伯族人對於春節也是非常重視的,春節的時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會殺豬,會吃餃子、年餅之類的食物。

小結:錫伯族人的語言是屬於阿爾泰語系的,這種語言和滿族的滿語非常的接近,據説是按照當地的滿文改變的。錫伯族人非常的擅長騎馬射箭,當地的很多小學生,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煉器騎馬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