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議論文勵志論據

欄目: 學習交流 / 發佈於: / 人氣:1.3W

議論文常常會寫到勵志主題,而人們大多隻知道經典的勵志人物,卻對其經歷不甚瞭解。本篇指南給出十位勵志人物的故事,希望能為你的議論文寫作增加事實論據。

議論文勵志論據

事實論據

聞名世界的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原來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職員。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檔的、最機械、最沒有創造性的巡視並確認儲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視着這種作業,注視到眼睛都快長繭子了,真是枯燥至極。
也行,這項工作如果是別人來做,要不就會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機器旁邊。細心的洛克菲勒卻因這項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發現石油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
此後,他一直在想:焊接劑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點兒成本?
他開始對這個當時被認為無聊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不久後,他研製出“35滴型焊接機”、“36滴型焊接機”和“37滴型焊接機”。但經過先後試用,都在焊接後偶爾會漏油,沒有獲得成功。人們都勸他不要吃飽飯沒事幹,如果閒着,不如下班後去做兼職。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經過試用後,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後,他申請了專利,並找人投資生產出這種新型的節約能源的機器。
洛克菲勒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上億美元的利潤。這也站他後來終於成了美國的石油巨頭。

德國有一名小姑娘,從小身體協調性就很差,學走路、跑步都比同齡的孩子晚得多。5歲的時候,她下坡還會經常摔倒,甚至一度對下樓梯都有恐懼心理,根本沒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學後,安格拉最怕上體育課了,她總擔心自己笨拙的動作會被同學譏笑,於是經常逃課。老師發現後,對她説:“你這樣長期逃避,只會導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沒法,只好硬着頭皮練習,可是她總是拖延到快下課的時候再練。因為她認為,這個時間來練,同學們就很少有機會看她的笑話了。
12歲那年,體育老師教跳水。老師講完跳水的動作要領後,同學們都急不可耐地衝上跳板,往泳池裏跳。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後,眼看着同學們一個個完美入池,心裏越發惶恐。身旁不斷有同學擦肩而過,他們已往返跳板數次。有同學嘲諷她:“你怎麼還不跳?準是被跳板嚇破了膽吧!”安格拉故作平靜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領悟。”她足足站了45分鐘,大家都以為她要放棄時,她徑直衝上跳板,果敢地躍起,縱身跳入泳池深處。她的動作雖然算不上十分優美,但她的壓軸一跳,還是吸引了眾人,贏得了喝彩。
這一跳,讓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她這才明白,拖延到最後,其實能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來平緩心情,並從他人身上汲取經驗。誰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從政,後來竟然成了德國曆第一位女總理,也就是現在的安格拉·默克爾總理。
默克爾接受媒體採訪,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説:“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後來遇到什麼事都沒有畏縮過。”她説自己是那種“需要很多準備時間,儘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默克爾成為德國總理後,仍告誡自己,辦事要沉穩。即使面對國內外的各種危機,默克爾也一次次地選擇了慢半拍再決策,多次力挽狂瀾。她曾坦言,自己並非無所不能的女強人,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在慢中取勝。
現在的默克爾身材有些微胖,她稱自己是“一個行動遲緩的笨瓜”,甚至有人批評她膽小和不夠鼓舞人。但是默克爾已經從一個普通物理學家,變身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成為了深受德國民眾愛戴的“德國人的媽咪”。
默克爾的經歷表明,內心的膽怯是每個人都有的障礙,鼓足勇氣,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會大放異彩。還有就是:慢,並不是一種缺陷。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靜地對待慢,你將會從慢中收穫良多。

在港台的億萬富翁中,霍英東的知名度可以説是的。這不僅因為他個人資產大約有130億港元,在1993年又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然而,霍英東的出身,也許要算億萬富翁中最苦的一個!
他的祖籍是廣東番禺,但是從他的祖父開始,全家就離開了陸地,長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稱為“舢板客”,甚至貶稱為“水流柴”,“家仔”。
1923年,霍英東就出生在這樣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釗,後來改叫霍官泰;抗日戰爭爆發後,年輕氣盛的他自己改名英東,意思是要“英姿勃發於世界的東方”!
霍英東的父母靠着一隻小駁船,在香港做駁運生意,也就是從無法靠岸的大貨輪上,將貨卸上自己的駁船,再運到岸邊碼頭。霍英東7歲那年,在一次風災中,他的父親因為翻船被淹死了。
僅僅過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兩個哥哥葬身魚腹,連屍體都沒有找回來!母親死命抱住一塊船板,僥倖被過路的漁船救下一條命。當時霍英東因為在海邊找野蠔,不在船上,才躲過了這場災難。
霍英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舊式的渡輪上當加煤工。可是他的身體實在太單薄了,顧得上剷煤就顧不上開爐門,剛上崗就被辭退了。那幾年中,霍英東簡直像俗話説的“倒黴人喝水都牙痛”。不過,早年的艱辛和挫折,並沒有打垮霍英東,他在不斷的失敗中,取得了經驗,積蓄起力量,等待着機會,他堅信自己總有崛起的一天!
賺到第一筆大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霍英東終於以敏鋭的眼光,捕捉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日本侵略軍投降後,留下了很多機器設備,價錢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以賣出不錯的價格。霍英東很想做這種生意,於是他成了個讀報迷,專門注意報紙上拍賣日軍剩餘物資的消息,及時趕到現場,以內行的目光挑選出那些有價值的,大批買進,迅速修好後賣出。由於缺少資金,他難以放手大幹。有一次,他看準一批機器,並且在競買中以1.8萬港元中標。有一個工廠老闆也看中了這批貨,願意出4萬港元從他手中買下,霍英東淨賺了2.2萬港元,這是他在那幾年中賺到的最.大一筆錢了,為他積累了最初的資本。
香港的“土地爺”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霍英東就預料到,香港航運事業的繁榮,必然會帶來金融貿易的發展,而這又將促進商業及住宅樓的開發。於是他搶先把經營重點轉向了房地產開發。1954年12月,霍英東拿出自己的120萬港元,另向銀行貸款160萬港元,在香港銅鑼灣買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廈,並創辦了“立信建築置業有限公司”。開始,他也和別人一樣,自己花錢買舊樓,拆了後建成新樓逐層出售。這樣當然可以穩妥地賺錢,可是由於資金少,發展就比較慢。一個偶然的事件,令霍英東得到了啟發,他決定以採取房產預售的方法,利用想購房者的定金來蓋新房!這一創舉使霍英東的房地產生意頓時大大興隆起來,一舉打破了香港房地產生意的紀錄。當別的建築商也學着實行這個辦法時,霍英東已經賺到了巨大的財富。他當上了香港房地產建築商會會長,會內有會員300名,擁有香港70%的建築生意。所以有人把霍英東稱為香港的“土地爺”!
“海沙大王”
霍英東還有個美稱叫“海沙大王”,也來自他在經營上的創新。上世紀60年代,香港實業界人士很少進入淘沙業,因為它需要的勞力多,投資大,而獲利相對較少。但霍英東從建築業的廣闊前景預見到淘沙業也必將有大發展,所以大膽地吃起了這隻“螃蟹”。1961年底,他花費鉅款,從泰國進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為“有榮四號”。香港經濟起飛後,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紛紛拔地而起,對建築材料黃沙的需求量極大,霍英東的淘沙船隊因此財源滾滾,成了他的又一株“搖錢樹”。
富貴不忘回饋社會
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獲得金牌的中國體育健兒訪港。霍英東給來訪的金牌選手總計大約2800萬港元的重獎。
從1992年的第25屆奧運會之後,“霍英東體育基金”就開始撥款獎勵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的內地奧運選手和中國香港選手。奪得金牌的選手獲得一枚重一公斤的純金金牌及8萬美元獎金;亞軍獲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萬美元獎金,季軍獲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萬美元獎金。
記得霍先生曾經作過這樣的解釋:“捐贈體育項目,並非僅僅由於我本人喜歡體育運動,而是基於體育運動本身對於國家進步,民族興盛的重要作用。”他扳着指頭給我算了一筆賬:“國家每年撥予教育的經費達四百多億人民幣,撥予體育僅十多億。當然,相對於11億人口,還遠未能説教育經費已經足夠,但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資興學的人士畢竟比襄助體育者多得多。因此我尤其願意在體育方面,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這麼多年來,霍英東向國人所捐贈的鉅款中,有五分之一直接捐贈予體育項目。

議論文勵志論據 第2張

有這樣一個女人,大膽地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傷疤”,獲得了人們的掌聲和鮮花。
她4歲時得了腫瘤,11歲腿上長膿腫,12歲發現得了脊柱側彎,13歲在脊椎裏埋植了兩根鋼條。之後她又因為頸部椎間盤突出、肩膀二頭肌腱炎等經歷了多次手術。至今她都不能彎腰,也無法像其他女人一樣風情萬種地扭動身體……從4歲開始,她的身體就出現了太多常人所無法面對的問題。“傷痛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我只是習慣了而已。”——她習慣了一種時刻與傷痛鬥爭的生活。經常,疼痛湧上來了,她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照樣穿好衣服,看看當天的訓練和比賽安排,“活下去就是成功。”她總是這樣告訴她的家人。
13歲時她第一次做脊椎手術,在背部植入了金屬鋼條和支架。從那以後,她便開始蓄起了長髮,不為別的,只為遮蓋手術後背部的傷疤。“傷疤不會消失,它一直在那裏。它是我的弱點。”珍妮特·李每每想到她的傷疤,都會情緒低落,她説,“我對我的背部很敏感,哪怕有人站在我背後,我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吃飯的時候也會選擇背對着牆。我不知道為什麼。”
“她總是場上最搶眼的女人。”BBC的專欄作家詹姆斯這樣説。黑色的披肩長髮、黑色的無袖上裝、黑色的特製手套和緊身皮褲,黑色的尖頭高跟鞋——這樣的亮相與其説是“扮酷”,不如説是掩蓋缺陷。“我現在的氣質和性感,都來自於艱苦的枱球訓練,它是感性的、技術的、有風度的一種運動,我喜歡,所以我一直做到現在。”在與病魔抗爭的時間裏,她遇到了丈夫喬治·布里勒夫,那時她25歲,打球7年,她明白了一個女人終究要以家庭作為成功的標誌,當然,這絲毫不影響她在台球桌邊繼續輝煌。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麼不沿着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槓桿、浮體比重等理論。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説得好:“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因此,要想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必須有好奇之心,善問之意。

在餘秋雨11歲的時候,為了能讓他有更好的前途,他們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區。餘秋雨在上海報考了中學。
中學的圖書館不小,但每天借書都要排長隊,而且想借的書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後來,餘秋雨到處打聽,終於知道有一個叫“上海青年宮圖書館”的地方借書比較方便,就立即去申辦了一張借書證。青年宮在江西中路200號,快到外灘了。當時正值困難時期,人們每天都吃不飽。餘秋雨在晚飯後要步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青年宮,走到一半就餓了。當他走到圖書館時,離人家關門已經不到一個小時了。從青年宮圖書館把書借出來也不容易,所以餘秋雨只能在那裏看。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等找到書,就只剩下半個多小時了,能讀幾頁?但是,就為了這幾頁,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飢餓走一個多小時,看完再走一個多小時回家。這種如飢似渴的閲讀精神怎能不讓人為之感動?

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話
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鍊,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晚年的貝多芬有一次聽到一位朋友彈奏他的《c小調三十二變奏曲》。聽了一會兒,他問道:“這是誰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説。
“我的?這麼笨拙的曲子會是我寫的?”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啊,當年的貝多芬簡直是個傻瓜!”歌德評論席勒的話,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變化,在成長。我每次看到他時,總覺得他的知識、學問和見解比上一次進步了。”有一時期,貝多芬甚至想毀掉他青年時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萊苔》和《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號)。這決不是偶然的,象貝多芬這樣,真可以説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好像是在一次電話採訪中,一個記者曾經問過我一個很好玩的問題:李連杰,你這些年都是一帆風順,你是怎麼變得這麼強大的呢?
這位記者,採訪我之前肯定沒做過認真的準備。首先,我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在朋友中有個外號,叫”死過一百次的生還者“。從小我父親就過世了,家境實在太差,只好加入武術隊,靠每個月微薄的補貼養活全家;11歲開始我連續5次拿到全國武術比賽冠軍,18歲拍了《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立馬,第二年我就摔斷了腿,差點成為廢人;好不容易等到《黃飛鴻》系列電影大賣,我的經紀人又遭黑道槍殺,事業再次陷入低谷......這些都不説,2004年印尼海嘯時,我差點妻離子散命喪異地,當洪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時,那種內心的驚恐與不捨,又有多少人面對過呢?
也可以理解,問這個問題的人估計從來都只是在電影中瞭解我,覺得我就是電影中那些硬漢,身懷絕技,從精神到肉體都是天生的強大.事實上,我只是一個血肉做成的普通人,甚至,我比很多人還脆弱,有一段時間,我天天想着出家當和尚。
但是,少林寺的一位高僧卻不同意我這樣做,因為出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佛家還講究入世修行呢!後來,我去好萊塢發展時,他要我記住一句話:一切困難都是為了幫自已變得更強大!
這話聽起來實在不像是什麼祝福。果然,到了好萊塢,事情並不順利,雖然台灣老闆楊登魁花了上億元幫我打造形象,創造機會,但傲慢的好萊塢並不肯接納我這個身高才170CM的華人。我忍着,直到一次在片場,導演把劇本摔到我臉上,冷冷地問我: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劇本沒看懂?
那個晚上,我打電話給那位高僧。他淡淡地説: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頭,但回過頭來想一想,是現在的你強大,還是過去的你強大?我一愣,想着自已這半生的經歷,的確,那些困難現在看起來都不值一提了,可當時,又何嘗不是逼得自已無路可逃?可見,困難的確在讓我變得強大,至少,讓我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強!
從那以後,我不再懼怕任何困境,對困境內外甚至抱着一種“歡迎”的態度。朋友都説我瘋魔了,但我心裏知道,這不過是在困難中修煉自已。

比爾.蓋茨從小就是個“電腦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於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小時候就開朗活潑,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孩子。不論什麼時候,他都在搖籃裏來回晃動。等長大些又花許多時間騎彈簧木馬。後來,他把這種搖擺習慣帶入成年時期,也帶入了微軟公司,搖動了整個世界。
比爾.蓋茨在中學時酷愛數學和計算機。保羅.艾倫是他最好的校友,兩人經常在湖濱中學的電腦上玩三連棋的遊戲。那時候的電腦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機,學生們可以在一些相連的終端上,通過紙帶打字機玩遊戲,也能編一些諸如排座位之類的小軟件,小比爾.蓋茨玩起來得心應手。
1972年的一個夏天,年齡比他大3歲的保羅拿來一本《電子學》的雜誌,指着一篇只有10個自然段的文章,對比爾説,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爾的公司推出一種叫8008的微處理器芯片。兩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擺弄出一台機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監視器上的信息,他們就想成立一家命名為“交通數據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爾上了哈佛大學,保羅則在波士頓一家叫“甜井”的電腦公司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兩個夥伴經常會面,探討電腦的事情。
蘋果砸出牛頓的靈感一樣,個人電腦突入比爾的腦海也有一個外在的啟蒙者。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眾電子學》雜誌,封面上altair8080型計算機的圖片一下子點燃了比爾.蓋茨的電腦夢。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羅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幹了8周,為它配上basic語言,開闢了pc軟件業的新路,奠定了軟件標準化生產的基礎。
如今,微軟已成為業內的“帝國”,而這與比爾.蓋茨小時候的“電腦夢”是不無關係的。

議論文勵志論據 第3張

理論論據

上帝助自助者。

怠惰是貧窮的製造廠。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

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迴避現實的人,未來將更不理想。

別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議論文勵志論據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