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日本聲優偶像化的發展歷程及盈利方式是怎樣的?

欄目: 職場就業 / 發佈於: / 人氣:1.68W

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日本聲優偶像化的發展歷程及盈利方式是怎樣的?這裏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聲優文化,在全世界的娛樂產業中都是一道風景線,那麼他是如何完成偶像的商業化的呢?

操作方法

日本聲優偶像化的發展歷程及盈利方式是怎樣的?

我本科畢業論文寫的內容是和日本動畫有關,當時翻閲了一些書籍、資料。

聲優這個詞是日本漢字詞彙,中文意思是配音演員。

要滿足配音演員明星化有幾個先決條件。

1、足夠的工作需求

2、足夠的曝光度

要理清聲優偶像化的脈絡不能拋開這兩點。

一、工作需求

1、譯製片

聲優的第一次浪潮來自於七十年代的美國片引進,與中國不同,日本國民對於譯製版接受度更高。當時就出現了無數人在錄音棚前等待聲優出現的情景。第一次浪潮在七十年代末引進片勢弱開始走向下坡。

2、動畫

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對於聲優的瞭解正是源於動畫,而聲優的第二次與第三次高峯也正是依託於動畫。

御宅族成為現在所指代的含義是在八十年代,這也是聲優的第二次高峯,大約伴隨着日本經濟下滑而終止在九十年代初。

第三次浪潮開始於九十年代中,以EVA為開端至今。

結合這段時間日本的動畫製作數量會更直觀,之後會修改。

二、足夠多的曝光度

聲優作為視聽產品的幕後工作人員,很難獲得足夠多的曝光度,這一點來源於日本發達的出版刊物以及九十年代末興起的互聯網。在日本人均報紙擁有量約為112份每百人(憑記憶寫的,可能有誤,但人均超過一份是確定的)。出版業的細分做的及其完善。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聲優的另一個曝光點來自於drama即廣播劇,這是聲優的主要收益來源。

三、專業化經紀公司的出現

這一點其實是聲優偶像化完成的標誌。

自九十年代後期開始,聲優的長相成為重要因素。背後毫無疑問有專業經紀公司推波助瀾的作用。

通過上述幾點基本可以勾勒出這麼一幅圖景,譯製片、動畫為聲優提供温飽,伴隨着動畫曝光度增加,動畫製作人員曝光度增加,專業經紀公司出現完成最後包裝。

ps.鈴木敏夫於70年代末創立了日本第一本動畫雜誌,捧紅了富野悠由紀,押井守,宮崎駿。在創立雜誌的時候説過:我們要展現動畫也是由成年人制作的,無論任何人都能看動畫,並且告訴他們未來也可以製作動畫。

聲優的偶像化其實也是伴隨着日本動畫羣體開始慢慢高齡化而成功的。

早期日本並沒有動畫聲優這個固定職業,主要由話劇團或演繹劇團的演員來擔任配音工作。隨着上世紀60年代日本第一部批動畫開播,動畫對配音的需求大量增加,使得一批人開始專門從事動畫配音工作。但是在那個年代,劇團式的表演偏向低幼化的表現方式,反映在動畫配音上就顯得誇張和幼稚。

青少年動畫的出現標誌着日本動畫市場開始發生改變,從而帶動了日本動畫聲優配音風格的變化。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青少年動畫迎來黃金時期,配音人員的風格開始形成區別,主要分成兩種類型,一類是堅守配真人、傳統影視作品的老派配音演員,另一類則是以“青二事務所”和“81 produce”為代表的新生代配音演員。

日本聲優偶像化的發展歷程及盈利方式是怎樣的? 第2張

當時日本的電視台實行版權承包制,“青二事務所”與東京電視台、富士電視台合作,產出了《聖鬥士星矢》等經典動畫作品。在這種承包制度下,這些聲優事務所逐漸壟斷了當時的動畫配音市場,並由此將新老派配音市場劃分出界限。而到現在,聲優已經完全超越傳統配音演員這個概念並形成了一個專攻遊戲和動畫配音的獨立的行業。

新世紀以來,日本優秀動畫作品井噴式湧現,動畫題材進一步細分,配音體系也更加完善。2005年後,日本聲優開始逐漸向偶像化發展,頻繁參與舞台劇、LIVE演唱會等線下活動,Oricon公信榜上頻繁可見聲優們的音樂CD,從2009年水樹奈奈登上紅白歌會開始,陸續有聲優來到這個日本歌唱事業的最高舞台,足見聲優的偶像化已經發展到頂峯。

現在,光靠配音本身已經不可能帶來足夠的吸引力,需要附加價值的存在,聲優不再以藝術表演為中心,而更像是以服務大眾、娛樂大眾為核心。

三文娛此前有專題文章,回顧:日本動畫的聲優偶像化浪潮:μ’s單曲再破記錄,LoveLive!僅光盤銷售一年就突破三十億日元

與LoveLive!動畫μ’s組合九個角色對應的是9位聲優

中國配音事業:90年代後的衰落

中國最早的電影配音譯製廠是長春電影譯製廠,他們奠定了當時整個中國譯製電影的配音風格基礎。上世紀80年代,上海電影譯製廠又讓譯製片配音風格贏得了廣大觀眾的重視和認可。到了90年代,國內開始陸續引進日本動畫,通過模仿日本聲優,中國的配音風格和質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之所以現在普遍認為90年代的中國動畫配音水平最高,一方面是因為有優秀的人才資源,80年代培養了一批有深厚表演功底的配音演員,包括一些電影學院出身的表演藝術家。在當時這些配音員的素質水平與日本聲優是不相上下的;另一方面,當時有着豐富的影片資源,在影片引進制度的支持下,配音演員不僅能參與到國產優秀影視作品配音,而且還能接觸到日本最先進的動畫,以及《米老鼠和唐老鴨》等早期迪士尼作品,配音演員們將這些動畫作為配音技術的參考,並較好地應用到國產作品中來,形成中國化的語言藝術表演形式。可以説,當時的中國配音演員是與國外影視作品一起成長的。

然而在之後長達十幾年的時間,由於制度原因國外動畫作品引進幾近終止。這導致中國的配音演員接手的片種十分有限,多以國產電視劇以及在政策體制保護下的低齡動畫為主。與此同時,日本動畫則正在高速發展,聲優表演也越來越豐富,所以中國動畫配音行業已經出現了斷層。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從小看着日本動畫長大的80後、90後們,會覺得國產動畫的中文配音充滿違和感,他們已經習慣了日本的配音模式。

另外,近年國產動畫也開始慢慢步入正軌,但幾乎都大量參考了日本作品,還有部分作品直接外包給日本動畫公司,所以成品看上去就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日本動畫,觀眾難免覺得中文配音違和。這也是現在中國配音行業面臨的一個難題,即如何扭轉國人對於動畫作品的審美習慣,接納動畫的中文配音。

配音行業缺乏良性商業競爭

上文提到,日本是經歷了動畫市場的變革才完成了新老派配音市場的劃分和聲優行業的轉型,而中國就正值這樣的變革時期。

目前全中國職業配音演員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春這四個城市,演藝配音演員加起來只有600人左右。從業者老人多新人少,配音圈小,配音演員的所有業務主要通過人際關係來維持,無法形成一個公平競爭的配音市場。

相對應的外部動畫市場也沒有形成一個合理的商業競爭,動畫公司依賴政府扶持,產品成本低廉,製作粗糙,這樣的機制也勢必造成動畫配音行業的不完善。

不過,現在國內已經有了一些專業的配音工作室,其中也不乏受到國內動畫觀眾認可的優秀聲優。加上國產動畫和國產遊戲的發展,對配音質量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正版動畫的引進,國人接觸外國動畫作品的端口已經重新被打開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扶持政策已經不再適合中國現在的動畫市場環境,處於變革期和滯後期的中國,只有把日本製作的良心帶到中國來,不斷為動畫作品創造公平競爭的良性市場,未來動畫配音才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日本動漫聲優偶像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而隨着時代的發展,日本聲優偶像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近些年聲優上各類雜誌、出寫真、開演唱會等等,已經是常態,活動幾乎與普通偶像無異,而追捧聲優的粉絲也越來越多。

現在的聲優除了看臉,還要能説會道,會給粉絲獻媚,懂得抓住粉絲的心的技巧,這樣真的還能好好做本職工作?他們現在根本就沒有那種自己從事的是後台工作的意識。

聲優不是説話嗎?需要什麼技巧和演技嗎?我感覺誰都能做得來呀,既然如此,偶像化了不是一舉兩得嗎?

覺得女聲優的演技就算再怎麼好,如果本人長得太醜的話,就無法得到粉絲的心,所以現在盡選些沒什麼演技,但是長得可愛的傢伙,聲優的水平也被拉低了。

日本聲優偶像化的發展歷程及盈利方式是怎樣的? 第3張

看到小野大輔我就滾進來了,D桑年輕的時候真心帥!!!(痴漢臉)

日本聲優偶像化的發展歷程及盈利方式是怎樣的?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