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犢鼻穴

欄目: 養生 / 發佈於: / 人氣:2.39W
犢鼻穴 犢鼻穴位位置

標準定位:犢鼻屈膝,在膝部,膝關節外側,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犢鼻穴

犢鼻穴的準確位置圖

犢鼻穴位在哪裏

屈膝時,犢鼻穴位於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生理解剖

在髕韌帶外緣;有膝關穴節動、靜脈網;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腓總神經關節支。

犢鼻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膝關節囊。有膝關節動、靜脈網。分佈着腓腸外側皮神經及腓總神經關節支。皮膚有股前皮神經分佈。大腿深筋膜緻密堅韌。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在髕下方髕韌帶外側深進,直抵關節囊。在關節囊的周圍,有膝關節網,由旋股外側動脈的分支,股動脈的膝降動脈、膝上下外和膝下下內動脈,以及脛前返動脈吻合而成。從腓總神經發出的膝上下外關節支與同名動脈伴行,分佈於膝關節。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髕韌帶與髕外側支持帶之間→膝關節囊、翼狀皺襞。

皮膚→皮下組織→膝關節囊→翼狀皺襞。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和股前皮神經分佈;深層有脛神經和腓總神經的膝關節支及膝關節動脈網分佈。

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腓總神經關節支和膝關節動、靜脈網。

犢鼻穴的作用

犢鼻穴意義:胃經經水由此經過並帶走脾土微粒。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經水循胃經下流足三裏穴。

功能作用

清刷膝關穴節中的脾土微粒,保證膝關穴節的伸縮自如。

犢鼻有祛風化濕、疏利關節的作用。

犢鼻有通經活絡、疏風散寒、消腫止痛之功,是治療膝關節疾病的常用穴之一。

主治疾病

膝痛,下肢麻痺,屈伸不利,腳氣,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骨性關節炎、外傷等各種膝關節痛患者,犢鼻穴為常用腧穴。膝部神經痛或麻木,下肢癱瘓,常為輔助用穴。

該穴具有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止痛的作用。穴性屬土,在蜂針療法中,該穴應用十分廣泛。蜂針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膝骨性關節炎等各種膝關節痛患者,犢鼻穴常用穴,而且療效肯定。首先,足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胃為後天之本,取本經喻穴可大補氣血,調節人體免疫力,而上述疾病往往是因為氣血不足,免疫失調所致;其次,犢鼻穴位於膝關節外側,符合鍼灸穴辨證取穴的原則,且蜂毒治療作用以局部療效顯著。因此,治療上述疾病,犢鼻穴為常用穴。

犢鼻穴主治膝痛,關節屈伸不利,腳氣,膝中疼痛,損傷性膝關節痛,膝部神經痛或麻木,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膝關節痠痛,屈伸不利,膝髕腫痛不仁,下肢痿痺,下肢麻痺,下肢癱瘓,足跟痛等。

犢鼻穴主治膝痛、關節屈伸不利、腳氣。

犢鼻主治膝關節周圍的疾患:如膝中疼痛、腳氣、下肢痿痺、損傷性膝關節痛、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

犢鼻主治膝關節痠痛、屈伸不利,腳氣等。

犢鼻主治膝髕腫痛不仁,屈伸不利,下肢麻痺,腳氣。

運動系統疾病:膝關節炎,膝部神經痛或麻木,腳氣,下肢癱瘓,足跟痛。

穴位配伍

配陽陵泉穴、足三裏穴治膝痛。

犢鼻配膝陽關、足三裏、陽陵泉,有温經通絡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

犢鼻配樑丘、陽陵泉,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膝關節炎。

犢鼻配陽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氣活血的作用,主治髕骨脂肪墊勞損。

刺灸法

治法:寒則瀉之,熱則補之。

針刺法

膝中斜刺0.5~1寸。

稍向髕韌帶方向斜刺0.5~1.2寸,膝關節酸脹沉重。

從前向後內斜刺1.0~1.5寸,膝關節酸脹沉重。

艾灸法

艾炷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犢鼻穴解析

別名:Dú bí,外膝眼(《備急千金要方》)。

1、犢鼻。犢,小牛也,脾土也。鼻,牽牛而行的上捫之處。該穴名意指流過的胃經經水帶走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本穴物質為樑丘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為從樑丘穴的高位流落本穴的低位,經水的運行如瀑布跌落,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被經水承運而行,如被牽之牛順從而行,故名。2、外膝眼。外,外部。膝,膝部。眼,凹陷之處。外膝眼名意指本穴為膝外凹陷處,無它意。

犢鼻為經穴名(Dúbí ST35)。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俗稱外膝眼。屬足陽明胃經。犢即小牛,鼻即鼻子,穴在髕韌帶之側,韌帶形似小牛之鼻,故名犢鼻。主治膝痛,關節屈伸不利,腳氣,膝中疼痛,損傷性膝關節痛,膝部神經痛或麻木,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膝關節痠痛,屈伸不利,膝髕腫痛不仁,下肢痿痺,下肢麻痺,下肢癱瘓,足跟痛等。

犢鼻穴 第2張

穴位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髒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犢鼻二穴。

穴位名解

犢即小牛,鼻即鼻子,穴在髕韌帶之側,韌帶形似小牛之鼻,故名犢鼻。

《説文》:“犢,牛子也。”鼻指呼吸兼嗅覺器官。足陽明胃經屬土,以其牛為坤為地,穴當膝髕骨旁,是處形同牛鼻。《醫宗金鑑》:“此處陷中兩旁有空,狀如牛鼻。”因名犢鼻。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刺禁論》:“刺膝出液為跛。”

《黃帝內經靈柩·雜病》:膝中痛,取犢鼻,以員(圓)利針,發而間之。針大如犛,利膝無疑。

《備急千金要方》:“犢鼻腫,可灸,不可刺。”

《鍼灸甲乙經》:“犢鼻腫,可刺其上(即鶴頂穴),堅則勿攻,攻之者死。”

《鍼灸資生經》:膝及膝下病;膝臏癰腫。

《類經圖翼》:主治膝痛不仁,難跪起,腳氣,若膝髕癰腫,潰者不可治,不潰者可療,若犢鼻堅硬,勿便攻之,先用洗熨,而後微刺之,愈。

Tags:犢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