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3.02W

冬裝和冬被

棉花在我國的歷史,據專家研究表明,棉花在北宋之後才開始在我國種植。也就是説,北宋以前的人們是沒有使用過棉花的,甚至就連“棉”這個字,那都是從《宋書》中才開始有的,之前就只有“綿”,這也不難解釋,絲織品一直都是我國一種很重要的“特產”。

古人是非常聰明的,即使沒有棉花,但是他們創造出了其它的保暖方法。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是很喜歡打獵的,從原始社會開始就有將暖和的動物皮毛做成衣服、毛毯用以禦寒的事例。但動物的皮毛非常昂貴,比如狐裘、羊皮等,在古代,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

那麼那些普通人家是怎麼禦寒的呢?其實除了皮草以外,那些一般家畜的皮毛也是很厚實,可以保暖的,比如鴨絨、羊絨等等一些相對便宜的皮毛,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到的鴨絨被。而且鴨絨被即輕巧又暖和,相對於皮草而言不會過於厚重。不過這些東西也不是隨便哪一户人家都能消費得起的,如果家境貧寒,就只有將諸如柳絮、蘆花、稻草等東西縫進衣物或塞進被套中用以禦寒。

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還有一種更加智慧的方法,由於實在沒有錢來購買製作厚實的被子,他們發明了一種方法。就是將黃沙在鍋中炒熱,然後在鋪到褥子下面,炒熱的黃沙也可以提供一些熱量。

當然北宋之後,棉花傳入我國,古人發現這種植物極其暖和,便大面積種植,紡花做棉衣、棉被。

而棉袍,是古人過冬禦寒的主要冬裝之一,穿着時間最久。

袍原本是一種禦寒內衣,《釋名·釋衣服》稱:“袍,苞也;苞,內衣也。”袍是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有內外兩層,夾層裏放入柔軟的禦寒填充物,就成了袍。

古人最早説的袍,指的就是禦寒的棉袍。但起初棉袍寫作“綿袍”或“綿”,概因所用填充物的不同,並非是現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蠶絲質地的綿絮。

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第2張

中國何時開始穿袍的?

從史料記載來看,上古三代人們已普遍開始穿袍。在周代,袍的地位並不高,屬於一種生活便裝,而不作為禮服穿。由於禦寒性能好,當時野外作戰的士兵在冬天都“標配”有袍,所謂“戰袍”即因此而來。這時袍的功能類似現代士兵所穿的“軍大衣”。

然而,冬天能擁有一件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詩經·秦風》中有一首詩歌叫《無衣》,詩的開頭即説:“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意思是,誰説我沒有軍服,我和你共有戰袍呢,反映了當時秦國軍隊在物資困難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兩人合披一件袍抵禦寒冷的情形。

當然,袍也有高檔與低檔之分。如果夾層裏所填的是“纊”,即新的高級天然蠶絲絮,稱為“繭”;如填充的是“緼”,即絮頭、細碎枲麻這些粗劣、陳舊的填充物的才叫“袍”,此即《禮記·玉藻》中所説的“纊為繭,緼為袍,禪為,帛為褶。”這種袍是窮人的禦寒棉衣。

棉褲,是古人禦寒下身所着的又一重要冬裝。清代著名小説家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回中,出場的燕紫瓊“身穿紫綢短祆,下穿紫綢棉褲,頭上束著紫綢漁婆巾”。這雖然是小説中的人物形象,卻是時人冬天的流行裝束:上穿棉襖,下着棉褲。

由於宋朝時戰爭不斷,所以統治階級都會重視邊防將士的冷暖。除了發薪水之外,也會賞賜衣物和炭火,這些東西也會根據地位不同有所差異。自然,禁軍中負責拱衞京師的軍隊賞賜得就會好一些,材質上也是上等貨。反倒是在邊境最需要保暖的士兵條件差了很多,對於那些駐守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將士,生活極為窘迫,甚至穿的是紙甲來取暖。

説起紙衣大家可能會疑惑,紙做的衣服怎麼取暖?其實這對於當時一些貧苦人羣來説也是無奈之舉。唐宋時期,農田大多用於種糧食,麻的種植就相對減少了。此時造紙術卻開始發展起來,窮苦的人就不得已從中取材了。此時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作“紙裘”,原料一般採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製而成,質地堅韌,揉皺之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簡直是貧民士子出門必備首選之物。

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第3張

手套和帽子

在保暖方面,古代人不僅考慮到了穿,也沒有忘記手和頭的保暖。在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

至於頭部保暖,花樣更多。明朝以前多在頭上戴帕頭保暖。元代,上層婦女戴抹額,到了明清時期,這種抹額又被成為勒子,成為民間婦女最愛的禦寒物品,普通貧民和士庶階層相比,只在材質、珠寶使用上有不同。貴族婦女還有“卧兔兒”或“昭君套”。在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

説到帽子,古人並不將冬天戴的帽子稱為棉帽,而叫“暖帽”,這一叫法在唐代使用最廣。宋元后棉花普及種植,中間則填棉絮,遂成真正的棉帽。風帽其實是據胡帽設計改進的,在南北朝時已出現。由風帽改變而來的“突騎帽”是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冬天喜歡的又一式樣,戴這種帽子另需在頭頂繫結布帶,將髮髻扎住。在唐代,最受歡迎的還是“胡帽”,此係列中的“蕃帽”為當時最流行款式之一。蕃帽是從西域過來的最好的“進口貨”,帽兩邊有護耳,又稱“搭耳帽”,冬天垂下來,剛好把兩隻耳朵護蓋上,保暖性能很好。

宋代時胡帽遇冷,漢魏時期大為流行的頭巾再一次興起。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文人、官宦都喜歡扎頭巾。這些所謂的巾其實上是軟帽子,如以前屬於巾類的襆頭,雖然宋代仍呼其名,但早已變成了帽子。

帽子在明朝開始大普及,明清時期人們冬天除了着棉襖、穿棉褲,還戴棉帽。明朝最為大眾化的帽子則是名叫“六合一統”的小圓帽,它比“四方平定”巾出現要早。此帽由裁為六辦的等比例布料縫合而成,下綴一道帽檐收口,官稱“六合一統”。這種帽子因紋線、形狀如西瓜,俗稱“瓜皮帽”。這種瓜皮帽由朱元璋親手設計。明陸深《豫章漫鈔》記載,“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縫,下綴以檐如詹。閻憲副閎謂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統’云爾。”

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第4張

火牆和地暖

我們都知道白居易的一首古詩,叫《賣炭翁》,從這首詩當中,我們可以得知古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燒炭來取暖。

春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用具的名稱叫做燎爐。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添加木炭。

當然了,所謂燎爐也不過是一個巨大的青銅器,裏面丟一點炭火取暖。可是燎爐也終究有侷限性,大户人家就開始往怎麼讓整個房子暖起來這上面動腦筋,於是不久後便出現了壁爐和火牆兩種方法。原理也是很簡單,牆內做一根管道通至灶台,灶台這邊生火,自然便能將熱氣傳到牆上以此取暖。只是雖然原理簡單,但也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承擔起的,所以不管是壁爐還是火牆,多數應用於宮殿和貴族高官家中。

火牆在那個年代自然已經算高端了,但是和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椒房比起來,不管是成本還是技術上,都未免小巫見大巫。李善引在其著作《三輔黃圖》中寫道,“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塗,取其温而芬芳也。”也就是説這“既温又芬芳”的椒房,乃是漢代皇后的專屬居所。雖然並不具備普及性,但也可以作為古人取暖黑科技的佐證之一。

以上多數都是在房子上動手腳的大工程,能夠享受這種“黑科技”的肯定都是非富即貴。到了明清的時候,在一些特殊的宮殿底下或者大户人家的屋子下面更是有着頗具規模的循環煙道,外接火坑生炭取暖,名曰“火地取暖”,也就是低配版的暖氣。窮人百姓的話,真的受不了的也就只能稍微弄堆柴火燒燒,或者躲到一些冬暖夏涼的地窖裏面,再就是多添一點稻草鋪罷了。

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公元472-527)在《水經注》中曾描述過河北的地暖,他説觀雞寺大堂的房基是石頭做的。房基裏面連通,從側面屋外點火,熱氣往石頭房基裏流,大堂裏就暖和了。

道光皇帝有詩云:“暗熱松枝地底烘。”暖地也是東暖閣、西暖閣名稱的由來。諸如養心殿三希堂,裏外兩間各不過四平方米,極適於聚暖。

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第5張

火盆、火爐和火坑

火牆和地暖都屬於“大塊頭”,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擁有的,不過還好,我們還有火盆、火爐和火坑。

火盆主要有掐絲琺琅和銅鎏金兩種。清宮檔案中經常可以見到為掐絲琺琅火盆配座的記載。古人還會玩二合一:在火盆裏燒松枝,可為居室添香,香薰暖氣二合一,也會在火盆上放水,加濕版火盆。在取暖的同時可以給屋子增添香氣,又可以保濕,不得不説,古人真是充滿了智慧。

至於火爐,唐朝白居易的《問劉十九》雲:“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火爐的主要功能還是温温酒、熱熱菜等一些作用。

火牆和地暖不僅可使白天温暖如春,尤其是在氣温比白天低的夜晚,睡覺更是少不了。可這樣的禦寒方式耗費頗大,不是尋常人家都有能力可用的。所以解決他們的睡覺問題所採用的方式是火炕,它的發明算是解決了大多數古人在冬天睡覺的一個保暖大問題。因為到了深夜,火盆不敢放在屋內一直燒,一是有可能中毒,二是都睡着了要是發生火災就麻煩了。所以火炕對於大家來説已是非常科學了,既保暖又安全。

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第6張

手爐和湯婆子

但是之前我們就説過早就秦朝古代就有了用青銅器鼎做的燎爐,那麼再縮小一下,就成為了另一件取暖聖器——手爐。

手爐的最早歷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之後隨着製作工藝的提升,手爐除了提供“暖寶寶”的功能以外,在明清的宮殿裏更是成為了一件冬日裏的裝飾品,所以你會看到古裝劇中各位明爭暗鬥的娘娘們冬天都捧着一個精緻別樣、鑲滿花紋的手爐。

手爐多為銅製、圓形,爐內燒炭,握於手中,暖手暖心。手爐是由火爐逐漸發展演變而來,自唐朝始創,到明朝中後期,手爐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可在清末以後,手爐工藝開始衰落,如今成為了眾多收藏愛好者喜愛的藝術品。

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於袖中或懷中帶着,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在寒冷的冬天抱着精巧的手爐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也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了。

有了手爐,自然便衍生出薰爐和足爐。故名思義,足爐是用來暖腳的。而薰爐則是古代的香薰機,也就是利用冒煙噴煙來做為室內的“空調”,順帶添點香料,既怡情又禦寒,可謂一舉兩得,難怪南宋文學家謝惠連會在《雪賦》中寫下“燎薰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這東西除了銅鐵以外,小康家庭也會使用陶土製作,比較由此成本就下去了不少。

跟手爐有相似之處的還有宋朝的一種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湯婆子”,又稱“錫夫人”、“湯媪”、“腳婆”,類似於熱水袋。一般是由錫或者銅製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上方開口帶有帽子,從這個口子裏灌進去熱水,臨睡前放在被子裏。

這湯婆子不容易損壞,大多數百姓家都會有,婚嫁時還會作為送禮的物件,甚至有些湯婆子還會傳給幾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現代,湯婆子依然是很多百姓家的“取暖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