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關鍵點

欄目: 學習交流 / 發佈於: / 人氣:2.09W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關鍵點

青春期孩子心理髮展任務——調和矛盾

一般把孩子從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這段時期稱為青春期。這一時期充滿了各種挑戰、困難和矛盾,這一時期,尤其是孩子升入初中後,家長會覺得孩子變了,變得不順從、不聽話,親子關係也不太自然,不太和諧,有時甚至是對抗的帶有敵意的,總之,這時的孩子變得反叛又矛盾,他們的情感強烈又細膩,固執卻又多變,有時否定一切,有時盲目崇拜,有時喜歡譴責,有時又無視道德,父母常會感到孩子變化得難以捉摸,是個不可理解的矛盾體。同時他們與父母不再親密依戀,與父母關係開始惡化疏遠,他們開始不再凡事都對父母説,開始學會把真實的情感藏於內心而不表露,情緒控制的能力也大大加強了。

這時父母會開始恐慌,因為孩子變得如此陌生,如此反叛不聽話,可實際上,他們在內心中是渴望得到大人的理解、指導和幫助的,由於父母不理解他們,他們才封閉內心的,或者有一些情緒反應,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因為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就是混亂和矛盾的。在生理上,出現了個體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峯期,孩子身體的各個方面都迅速發育並達到成熟,尤其是性的成熟,這時生理成熟的速度相當快,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他們面臨着更多的社會要求,如:人際關係、性的調節、學業的壓力等。他們的生理和社會需求都發生着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太迅速,以至於心理髮展顯然跟不上生理髮展速度,他們的身心處於不平衡的狀態。父母理解了這一規律,就會減少親子之間的隔閡,正確面對和科學處理孩子心理髮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

這一時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三大矛盾衝突:

1.性成熟與性心理髮展滯後的衝突

進入青春期後,隨着身體的發育,性意識開始覺醒,孩子產生了性心理並受到性成熟的衝擊。性的成熟使女孩出現月經,男孩開始遺精,這使少男少女感到困惑和不安。女孩可能由此而產生自卑、害羞,甚至身為女兒身的憤慨,而男孩往往會出現手淫並由此而責備自己,體驗到無恥下流等消極情緒。另外,性成熟使孩子的情感由同性轉為異性,開始對異性有莫名的好奇和幻想,併產生了對性的渴望和衝動,產生了一些與性有關聯的新的情緒情感。但由於羞恥感和道德感的增強,他們不敢公開表露自己內心的“小祕密”,因此會體驗到一種強烈的衝擊和壓抑感,處在一種矛盾和混亂之中。

2.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身體的成熟使少年有了成人的感覺。他們有了和成人一樣的體型和性能力,這會讓他們產生一種惶恐的感覺,在思想意識上重新迴歸自我,他們力求擺脱對成人的依賴,反抗成人的權威,要求獨立自主,希望得到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另一方面,心理髮展速度滯後於生理髮展進程,他們的人格特點、思維能力、社會等還很幼稚,與成人有較大差距。看問題容易極端片面,情緒情感也是遊移不定的,意志力和毅力也很差,社會閲歷十分欠缺。因此他們的心裏充滿了矛盾和衝突,既反抗又依賴,既開放又封閉,既勇敢又怯懦,既自尊又自卑。

3.想獨立又無法獨立

伴隨着生理上的成熟,青春期的孩子產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喜歡批判,喜歡譴責,喜歡否定一切,喜歡蔑視權威,喜歡不順從,希望自己獨立自主,不受約束。他們討厭父母把他們當作孩子看待,從頭到腳一一關照,討厭父母處處限制自己,不給自己自由,因此會由於逆反而頂撞父母,反抗父母的權威。另一方面,他們又不能在內心上完全擺脱對父母的依賴。他們渴望從父母那裏得到精神上的安慰、理解、保護和支持,特別是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

總之,青春期的孩子處在一種矛盾和衝突之中,一方面身心發展失衡;另一方面,又面臨着諸多的社會問題,青春期是家庭和社會的邊界地帶,是“風暴和緊張”時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調和,就會出現心理和行為的偏差。

這時協調孩子心理上的矛盾和衝突很重要,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分一些權利給孩子

孩子青春期以前,凡事都聽父母的,父母也萬事包辦,可到了青春期就變了,孩子開始反抗父母,開始強烈地尋找自由的空間,希望別人把他當大人看,這時如果父母還事事幹涉,要孩子凡事都聽自己的,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所以這時候父母要把自己從權威的角色上放下來,適當地表現出謙虛,你可以對你的孩子説:“媽媽老了,跟不上形勢了,不瞭解你們這一代的想法,你希望媽媽怎麼幫助你,你直接跟媽媽説好嗎?”

青春期的孩子要尋找自己的成人感,希望別人把他當大人看,往往試圖先“打敗”家裏的父母,這時父母要做的不是與孩子爭“地位”,而是適當地讓步,尊重孩子,有些家裏的大事也可以嘗試着和他們商量,徵求他們的意見,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感覺到父母把他當“人”了,反過來他會更加尊重父母,還會慢慢地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應該分擔家庭的責任,給父母分憂,進而成長為一個有決斷力、有責任感,明辨是非的男子漢。相反,如果父母不給孩子一點權利,一點空間,偷看孩子日記,查看孩子信件,只會導致兩種結果:第一種是孩子乖乖地向父母讓位,放棄成長的權利,凡事都聽父母的,在短期內,父母可能會很得意,“誰説青春期的孩子都會反叛,我家兒子就啥事都聽媽的,比你家的孩子乖多了。”殊不知,這樣“乖”的後果,孩子將永遠也長不大,永遠也學不會自己去思考做決定,永遠也學不會獨立地去完成一件事,這樣的孩子即使成了碩士、博士,也是生活中的弱者,精神上的矮子。為什麼?因為他只是個聽話的孩子,情商低下。另一種是孩子對抗父母,凡事與父母對着幹,父母越不讓幹什麼,我偏幹什麼,什麼讓父母傷心生氣,我就幹什麼,這樣就引發了親子之間無休無止的矛盾衝突。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分一些權利給他們,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去尊重他們,把他們當“人”看,這很重要。

2.給孩子失敗的體驗

青春期的孩子盲目、自大、自負,受到挫折時又深深自卑,這時父母應給孩子及時的欣賞和支持,孩子這時的許多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是矛盾和混亂的,父母不必馬上試圖給孩子指出正確的道路,實際上你那樣做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套在孩子身上,把你的價值觀硬塞給孩子,每個人都是在矛盾衝突和失敗挫折中長大的,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吧!讓他在失敗中長大。失敗也是一種財富,如果他一直沒有內心衝突的體驗,沒有失敗的痛苦,他就永遠也長不大。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兩面性的,許多價值觀都是相反的,他們體驗着這種矛盾帶來的煩惱和痛苦,父母不必急於替他們做選擇,只需用一種欣賞、感興趣的眼光分享孩子自我選擇的價值觀、概念、美感和邏輯。也許,他們的選擇是幼稚可笑的,但這些可笑的思想都是孩子獨立思考的結果,打上了他們獨特的思維烙印,尊重孩子就是從允許他們犯錯開始的。

家長要做的是教給他們社會規則,告訴他們:“你內心的想法雖然好,但是具體實施時必須按社會規則辦事。”這樣孩子就可以分清想象與現實的區別和差距,就不會因為想象與現實的分裂而痛苦,就會在兩個層面悦納自己。許多成年人的痛苦都是由於分不清想象與實際的差距。

3.以退為進

孩子逆反,與大人較勁,這時父母可以採取以退為進的方法,切不可與孩子硬對硬,結果只能兩敗俱傷,比如你兒子特別愛打遊戲,你可以説:“兒子,媽媽不如你啊,連最簡單的遊戲都不會打,你可不可以教教我?”孩子聽了肯定很高興,當你逐漸表現出迷戀遊戲時,孩子可能就會漸漸失去對遊戲的興趣,因為孩子玩遊戲的潛在目的就是尋求與家長分離的空間,如果父母也愛玩遊戲,他反而會失去興趣。

我有一個朋友,他兒子是哈日族,卧室裏掛滿了日本的東西,貼滿了日本影星的巨照,穿着有破洞的牛仔褲,學日語,吃飯還非得去日本餐館。他媽媽非常心急,給他講南京大屠殺等歷史,可他説:“我都知道,可這是兩碼事,我討厭日本但不一定要討厭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再説我瞭解他們是為了更好地對付他們。”“你看,他還振振有詞,真拿他沒辦法了。”他母親嘮叨道。我向她建議,讓她裝成是哈日族,把日本影星貼在牆上,也聽日語歌。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她兒子把照片都揭下來了,破牛仔也脱下來了。為什麼?因為他要和父母有區別。他媽媽一下班就拿起初級日語讀,讀得磕磕絆絆,她兒子就會不耐煩地説:“老媽,求求你別學了,日語真難聽!”

其實孩子不一定真的喜歡某個東西,他只是在向父母“示威”,你不讓我乾的,我偏去幹,這是青春期孩子正常的逆反現象,如果你不反對他,反而認同他,他反叛的動力就會消失。

4.對孩子的想法不要馬上否定

孩子有時可能會提出一些荒謬的、過分的要求。這時你也不要馬上否定他,你可以向孩子説:“你的想法很棒,你是怎麼想出來的?接下來你該怎麼實施它呢?”這樣的問法可以讓孩子重新認真考慮自己的想法,假如你否定他,他反而更堅決。當你準備認真聽取他的實施計劃時,你會發現他什麼計劃也沒有,他需要的只是爸爸媽媽的肯定和承認,不一定要認真地把想法付諸行動。假如你反對他,他倒會堅決地去實施。做家長的要明白,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愛想象,都會時常冒出幾個幼稚、荒唐的想法,但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檢驗爸爸媽媽是否認同他、尊重他,而不是非要實現他的想法,所以父母不要馬上對他的想法進行否定,那樣會很糟糕,會引發孩子更深層次的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