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當前位置:酷知知識幫 > 母嬰教育 > 親子

父母打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卻會停止愛自己

欄目: 親子 / 發佈於: / 人氣:3.17W

簡要回答

魯迅説: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縮,彷彿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一點都不管的父母很少,但是打罵孩子的父母卻挺多。

打罵的危害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脾氣暴躁,每次對人都會大發脾氣、破口大罵。
後來他爸爸説,你發一次脾氣就釘一顆釘子到牆上吧。
如果你每次能夠控制好脾氣,那就拔出一根釘子。
直到有一天,孩子終於把釘子全部拔出,興高采烈地去找爸爸。
爸爸把他帶到牆上問他,你看到了什麼?
孩子平常只注意到釘子,這次抬頭一看,看到了一面千瘡百孔的牆。
打罵教育,給孩子帶來的也將是千瘡百孔的心靈。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指出:
中國的虐童事件,60%以上都是由父母造成的,潛在受虐待的兒童高達1000萬之多。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被父母暴力對待過的中國孩子也會在成年後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嗎?,下面的 近4000 條回答裏,是一個個兒時被父母打罵的故事。
其中一個知乎網友説,自己成年以後,性格中始終有膽怯、敏感甚至刻薄的成分,他總能在自己的行為中看到父母的影子,知道這樣不好,但又改不掉。雖然整體上還算是個好人,但本來可以變得更好。
研究發現,在受虐待兒童中,40%有情感障礙,48.5%以離家出走的方式逃避虐待,有一半兒童商低於80。
而且在兒童期受過虐待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發生虐待的危險性很高。
但是就算是知道打罵對孩子,但依然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哪些言行是虐待孩子,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歸納的七種對孩子的心理虐待:
1.在公共場合數落和羞辱孩子;
據新聞報道,一名女子在北京地鐵7號線上狠狠地捏了孩子的臉,還讓孩子當眾下跪,引得同車乘客紛紛側目。
孩子跪下後,抬手又要打孩子。
地鐵到站後,女子自己雙手插兜走了,孩子連忙撿起書包,背上後追着她跑……
當眾打罵孩子歷來是教育之大忌。地鐵有人勸過這個女的,
女子卻回懟説:“我説我的孩子,我想讓(他)幹啥就得幹啥。”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肆意踐踏孩子的自尊會造成兩種惡果:一種是忍無可忍奮起反抗,親子關係嚴重對立。
另一種則是學會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讓孩子產生自卑人格,甚至造成孩子的社交焦慮與社交回避行為。
2.惡意的攀比,讓孩子覺得“我不如人”;
可孩子縱使再小,也有自己的自尊心。
當着外人的面嘲諷孩子,只會讓他們的內心更封閉,更加不想和外界接觸,而且這種自卑感就像噩夢一樣,伴隨孩子一生。
3.對孩子説“生了你是個錯誤”
4.常用大嗓門恐嚇孩子;
5.用“不理睬”作為懲罰;
6.長期不給孩子擁抱,親吻;
7.當着孩子的面欺壓弱勢羣體,比如老人,殘疾人和動物等。
當然還有打孩子。
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與東安大略省兒童醫院的一項共同研究發現,打孩子屁股大聲喝罵孩子或者大力搖晃孩子,容易使孩子對別人心存敵意。
長大後對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以及將來的配偶比較容易動粗。
兒童行為心理學研究發現,在1到3歲時經常遭受過體罰的孩子易變的虛偽冷酷,多是擅長説謊,有暴力傾向。

父母打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卻會停止愛自己

為什麼家長們要樂此不疲的打罵孩子
1、研究表明,2-6歲的孩子被打罵,是因為調皮搗蛋。
孩子們的這些搗蛋行為真的讓家長煩躁,可孩子真的很無辜,因為這一個階段,就是他們開始對探索階段,所以常常會做一些讓家長們覺得是“錯”的事,在孩子們的心裏,沒有錯與對,他只是想親自去嘗試一下。
其實,這種嘗試,有助於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家長們千萬不要過多指責孩子。
2、6歲以後,被打罵是因為不好好學習。
身邊很多家長,都在孩子上了小學以後,開始感慨,以前從來不動手的,現在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
3、打罵孩子最簡單的理由——孩子不聽話
在家長們的眼裏,覺得自己吃的鹽比孩子吃的飯都要多,他們決策的事情肯定是有道理的,正確的,可孩子偏偏不買賬。説不通是吧,好了,一頓揍,孩子不説話了,默認了家長們的話,世界都安靜了。

父母打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卻會停止愛自己 第2張

孩子也許不會停止愛父母,但一定會停止愛自己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裏
——《挑媽媽》
一個8歲男孩“朱爾”寫的詩。
看完這首詩,你會不會被感動?每個孩子都是這樣無條件無私的愛着父母的。
但是先別顧着感動。
在被父母打罵後,孩子們的反應似乎不盡一樣。
有些,會更愛父母;
有些,會隱忍;
有些,會離家出走……
造成這種差異,有兩個原因:
1、孩子個體差異
有個孩子,她的母親對她不好,但是她從不怨恨媽媽,甚至給媽媽找理由:媽媽離婚後,就變了,媽媽受的打擊比我大。
但是另一個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覺得爸爸離開媽媽,都是媽媽的錯。平時媽媽一罵她,她就離家出走,甚至有時候都想不開。
2、打罵完孩子,家長的後續處理
一般來説,家長的處理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心平氣和地疏導,與孩子和解
第二種:對孩子不再管問,冷漠對待
第三種:一直喋喋不休
心理專家説過:如果孩子長時間遭受到父母的“心理虐待”的話,這一輩子都不會幸福,主動避免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詛咒幸福”。
所以,父母打罵孩子,他們可能不會停止愛父母,但是一定會停止愛自己。
孩子不愛自己了是很可怕的事情!畢竟詛咒幸福的魔咒用一輩子的時間都未必能夠解得開。
所以,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隨意打罵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遠遠大於我們的預計。

父母打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卻會停止愛自己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