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古代漢族舞蹈,明清時期漢族舞蹈介紹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35W

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很多民族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時期。在節日裏,經常會有晚會和演出,舞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我們看到的大部分舞蹈都是屬於漢族舞蹈。漢族舞蹈從古代就開始流行,當時的舞蹈跟現在的有什麼差別呢?下面一起看看明清時期漢族舞蹈是什麼樣子的吧。

古代漢族舞蹈,明清時期漢族舞蹈介紹

  明清時期漢族舞蹈:
  1、秧歌
  秧歌”是漢族地區流傳最廣的民間舞。它本來是起源於農業勞動。有些地方插秧時,有人擂大鼓,大家一齊唱歌。薅田時,許多人手拉着手,用腳趾代替鋤頭,一邊前進,一邊拔草。田埂上有人擊鼓為節奏,人們跟着鼓點前進。據説,秧歌就是這樣產生的。清代的秧歌和宋代舞隊《村田樂》一脈相承。不僅流行於農村,而且流行於城市,甚至清代宮廷裏也請了“秧歌教習”。

秧歌因流傳地區不同,有陝北秧歌、河北秧歌、東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大鼓子秧歌等。各地秧歌風格與形式不同。陝北秧歌豪邁雄健,山東秧歌韌中帶勁,東北秧歌歡快紅火,河北秧歌健朗風流……。清代的秧歌隊伍中,一般都有人扮成漁、樵、耕、讀等人物,手裏拿着扇子和手帕等道具。領頭的人有的手裏打着傘,有的手裏敲着擀麪杖。據説,拿扇子是求“風調”,打傘是求“雨順”。


古代漢族舞蹈,明清時期漢族舞蹈介紹 第2張

  2、鼓舞
  中國從原始社會的“土鼓”,到後來流行於各地的不同質料、不同形態、不同用途的鼓,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鼓的家族。以質料論,有銅鼓、木鼓、皮鼓等;以形態論,有大鼓、小鼓、長鼓、短鼓、建鼓、鼙鼓、扇鼓、鈴鼓、單鼓、腰鼓、手鼓、龍鼓、象腳鼓等。鼓與舞很早就已建立起不可分的聯繫。明清兩代,中國民間流傳着各種各樣的鼓舞。鼓有拿在手裏的,有背在身上的,有挎在肩上的,有放在地上的。表演時,人們不斷地追求花樣,所以有了各地的“花鼓”。

花鼓舞蹈千姿百態,爭奇鬥豔。河北的“戰鼓”氣魄雄偉,河北文安縣勝芳鎮還有72名舞者胯着72面鼓的“胯鼓”,河北寧晉則有32名鼓手揹着燈籠竿,打着腰鼓的“招子鼓”。山西太行山下有上百的少壯鄉民胸挎徑尺扁形皮鼓,擊鼓而舞的“威風鑼鼓”。山西還有一人身背幾個鼓,輪番敲打的“花鼓”。河南有安陽的“戰鼓”、焦作的“得勝鼓”、新鄉的“開山鼓”、洛陽的“排鼓”、息縣的“九連環”、三門峽的“猴兒鼓”。福建有四人一組鼓傘交錯的“大鼓涼傘”。東北的“單鼓”活潑優美,安徽的“鳳陽花鼓”、“雙條鼓”載歌載舞。山東的“花鼓”則是在鼓槌上系一條三尺長的穗子,旋轉舞動中擊鼓,花穗五彩繽紛,像彩蝶繞身飛舞。甘肅的“太平鼓”,鼓體碩大,長帶挎肩,雙槌擊鼓,氣魄宏偉。陝北的“安塞腰鼓”狂放熱烈,更堪稱腰鼓之王。

古代漢族舞蹈,明清時期漢族舞蹈介紹 第3張

  3、龍舞
  明清史料中有關“龍舞”的記載很多。這是普遍流行於中國各地的民間舞蹈。龍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出的一種臆想的動物。在封建社會裏,龍被看成是神聖權力和祥瑞的象徵。所以中國老百姓對龍保持着無限崇拜。用舞龍來祈求五穀豐登,消災免禍。

漢代張衡《西京賦》裏已描寫過“魚龍曼延”之戲。千百年來,龍舞的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到清代已達到相當高的藝術水平。通常所見的龍舞有“龍燈”和“布龍”兩種。所謂的“龍”,一般是用竹、木、紙、布等紮成,由三節至十幾節不等,大多為單數。骨節中燃燈燭的,稱“龍燈”。舞動時,一人拿綵綢紮成的“寶珠”,在前引龍起舞。龍燈多在夜晚舞動。“布龍”則不燃燈燭,輕便靈活,一般在白天舞動。此外,還有用稻草、柳枝紮成的“草龍”;用長板凳作架子,裝飾成龍形的“板凳龍”;在草龍上插滿香火的“香火龍”;不斷向龍潑水求雨的“水龍”;用荷花、蝴蝶等各種花燈組成的“百葉龍”;還有頭、身、尾互不相連,由女孩子們各持一段,舞動起來才成龍形的“段龍”;用扁擔插入籮筐或笆圈作“龍寶”、“龍頭”和“龍身”,再用筐上棕繩互相連接而成的“籮筐龍”、“笆圈龍”;四川重慶還有一種“肉龍”,表演時舞龍頭者雙手握舉龍頭,上身前俯。舞龍身者上身前弓,兩手緊抓前者腰帶。龍尾道具綁在最後一人的後腰。舞者赤膊、短褲、草鞋。龍舞本身可以自成一個系統。


古代漢族舞蹈,明清時期漢族舞蹈介紹 第4張

  4、獅舞
  中國獅舞歷史也很悠久。至遲在三國時已出現“獅子”。北魏洛陽佛像出行時,有“獅子”在頭前引路。唐代有《五方獅子舞》。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描寫當時的獅舞説:“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和今天的獅舞很相像。明清時代的獅舞因流行地區不同,表演形式和風格也有差異。常見的是由兩人扮成一隻大獅子,叫“太獅”;或者由一人扮成一個小獅子,叫“少獅”。另有一人扮武士持綵球逗獅,引獅。

獅舞表演一般分“文獅”與“武獅”兩類。文獅主要刻畫獅子的温馴神態,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風格細膩活潑。有的還表現出一些詼諧風趣的情節,如大頭和尚戲獅等。武獅表現獅子的威猛,有跳躍、跌撲、登高、騰轉、踩球等動作,風格粗獷。表演者需要有很好的武術、雜技的功底,來表演技藝性很強的動作。


古代漢族舞蹈,明清時期漢族舞蹈介紹 第5張

  5、武舞
  明清兩代民間有一類舞蹈是表現武士形象的,可以歸為“武舞”。舞盾牌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遠古時代就有幹(盾)戚(斧)舞,宋代發展出表演性的“舞蠻牌”。明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有一種“藤牌舞”,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練兵的藤牌操變化而成的。

劍舞也是流傳久遠的一種武舞。一般分“站劍”與“行劍”兩類。站劍動時迅疾,靜時沉穩,舞姿富於雕塑美。行劍動作連續不斷,均勻而有韌性。舞劍者有時持單劍,有時持雙劍。單劍一般綴着穗子,隨劍舞動,增加氣勢和風姿。廣東、福建等地,有一種“英歌”。舞者要扮成古代梁山泊的英雄好漢,如李逵、武松等,表現人民的勇武豪邁氣概,要求有武術功底。


古代漢族舞蹈,明清時期漢族舞蹈介紹 第6張

  6、扇舞
  扇子是中國舞蹈的重要道具。南北朝時已有歌舞妓執扇而舞的記載。清代的扇舞已成為一種特殊的技藝。李聲振《百戲竹枝詞》有一首《扇技》:“不用蒲葵揮暑忙,句麗便面素羅張。閒翻折迭風生袖,目送輕帆轉楚湘。”註解説:“以折迭扇指上旋轉,作諸技巧。”表演者是女子,而這種摺扇是從“高句麗”(今朝鮮)傳來的。

扇舞的技巧主要表現在“扇花”上。扇花的招式非常豐富,各有名目,如“雪花蓋頂”、“懷中抱月”、“推窗望月”、“奔月扇”、“鴛鴦扇”、“風雲扇”、“含羞扇”、“左搭右閃扇”等。耍扇花還有不少要領,如“挽扇必玄,團扇必平,搖扇必晃,抖扇必握,掃扇必打,飄扇必飛,翹扇必繞”。

小結:文化是政治經濟的產物,所以古代時候“武舞”和“龍舞”很流行,但是現在就銷聲匿跡了。秧歌和扇舞保留髮展地比較好,獅舞在特別的節日裏也是偶爾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