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瓠子

欄目: 養生 / 發佈於: / 人氣:1.88W
瓠子 瓠子用於清熱止渴,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治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

瓠子

【拉丁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ata Ser.

【別名】甘瓠,甜瓠,淨街棰,龍蜜瓜,天瓜,長瓠,扁蒲

【名稱考證】甘瓠、甜瓠、淨街棰、龍蜜瓜、天瓜、長瓠、扁蒲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葫蘆科植物

【藥用部位】瓠子的果實。本植物的種子(瓠子子)、老熟的乾燥果皮(蒲種殼)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甘,寒。①《千金·食治》:“味甘,平,滑,無毒。”②《唐本草》:“甘,冷,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微毒。”入心,膀胱,肝三經

【功效主治】清熱止渴,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治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2~4兩;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千金·食治》:“扁鵲雲,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

【資源分佈】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古籍考證】出自 ①《唐本草》:“瓠味皆甜,時有苦者而似越瓜,長者尺餘,頭尾相似。與甜瓠蔞體性相類,啖之俱勝冬瓜。”②《羣芳譜》:“瓠子,江南名扁蒲。就地蔓生,處處有之。苗、葉、花俱如葫蘆,結子長一、二尺,夏熟。亦有短者,粗如人肘,中有瓤,兩頭相似。味淡,可煮食,不可生啖,夏月為日常食用,至秋則盡,不堪久留。”

【相關選方】①治小兒初生周身無皮:用瓠燒灰,調油搽之。 ②治左癱右瘓:瓠子燒灰,酒下。 ③治痰火腿腳疼痛:瓠子烤熱包之。 ④治諸瘡膿血流潰,楊梅結毒,橫痃魚口:瓠子用蕎麪包好,以火燒焦,去面為末,服之。(選方出《滇南本草》)

原生形態】瓠子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軟毛;卷鬚有分枝。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圓形至腎狀卵圓形,長10~40釐米,寬與長略相等,稍有角裂或3淺裂,先端短尖或鈍圓,邊緣具短齒,基部心形;葉柄長5~30釐米,頂端具腺齒2枚。花單生,夕開早萎;雄花具長柄,較葉柄為長;雌花柄較短。花萼長2~3釐米,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廣卵形或倒卵形,長3~4釐米,寬2~3釐米,邊緣皺曲。雄花雄蕊3枚,花葯結合,一藥具1室,另二藥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果實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圓棒形,嫩時略柔軟,綠色,老熟後,外皮變硬,呈白色或黃色。種子多數,白色,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平截或有2角。花期6月。果期7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