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靜坐禪定如何快速入靜

欄目: 養生 / 發佈於: / 人氣:1.49W

練習靜坐禪定功夫的重點是通過調心至少進入九大入靜狀態的過程。重點是把心態調整到安靜、平靜、寧靜、定靜、虛靜、空靜、真靜、明靜、靈靜的狀態。

靜坐禪定如何快速入靜

操作方法

(01)默唸法:當靜坐時雜念較多時可默唸一些短小精悍的詞句,如“鬆……”“靜……”“鬆靜……”“鬆靜消雜念……”“身體安靜……”以上例句,擇一而用,念時不出聲,尾聲拖長,以自己聽得見為度。

(02)數息法:在練功時,默唸呼吸的次數(一呼一吸為一次)“一,二,三,四……”從一至十,從十至百,用單純的默唸呼吸來轉移雜亂的思想,有幫助入靜的作用。逐漸雜念沒有了,數念也逐漸地被自己忘記,漸漸地進入安靜階段。

(03)數字法:在雜念叢生,上述手段失敗時,可以用這個方法,即反覆默唸“一,二,三,四,……十”,念時不能太快,太快了會影響入靜,反而起副作用,要在心中默唸,音調要由高到低的似帶弧形,長而柔和,但千萬不要出聲,如此由一到十,反覆默誦。這一辦法,過去有人用來做催眠,當可用在此以助入靜。

(04)自訓法:這是一種自我激勵的辦法,當上述三種入靜法均告失敗,一般是暫不練功,把功收掉在下一次再練習,不予勉強。本法是用一些捫心自問的話來激勵自己,如“修禪威力無量,勤修苦煉堅持內外合煉……”“自持三尺劍,斬盡九丈妖”等等,或用自己喜愛的名句、名詩,默唸默誦。這是由一次入靜過渡到另一次入靜過程中,控制雜亂思想的另一手段,使之達到漸漸入靜。

(05)天地存一物法:在自然界有的一些單調音響,如輕微的機器聲(夏天的電風扇的嗡嗡聲),秋天的唧唧鳴叫的草蟲聲,吱吱的小鳥叫聲,淙淙的流水聲,雨打檐瓦聲……總之,在自然界中一切柔和,有節奏的音響,均能有助於入靜;而自己的意念慢慢的只存到這個聲音的寄託上,如天間只有此物了。

(06)憶音法:如果在靜坐時,用“天地存一物”法,無聲音可寄託,那麼靜寂無音的境地本來就是一個良好的環境;但還是不能入靜,又找不到一個可借的物音,那就可以用回憶的辦法,用“天地存一物”辦法中的那些聲響,在自己思想中佔一個位置,使這些良性的單調、柔和、有節奏的音響在自己意守部位迴盪,使人感到輕鬆自在。用意不可牽強執着,彷彿若有若無,逐步達到入靜的目的。

(07)反想法:入靜是要求人們不想事物。但是,在不能入靜,雜念叢生時,不妨因勢利導,如回憶生活中一些愉快的往事,特別是親身經歷中的感受最深,最有回憶意義和趣味的事。如祖國名勝古蹟,一次值得欣慰的紀念,和朋友的一次暢敍談心,遠方的友人,等等,但這千萬要注意只想某一件事或物,不要牽涉太多,僅只圈定在一個最佳的鏡頭,否則,更進一步引起暇想,那就再也不能入靜了。這主要是用突出一點來抑制其他的雜念。

(08)視物法:這也是一種因勢利導的辦法,將自己最喜歡的物件,如:美麗的花朵,可愛的雕塑像,名人名畫,玻璃缸的金魚,等等,放在前面,眼睛微微張開,含情欣賞,這也能帶來導致入靜的良好刺激,使思想逐漸入靜下來。等到雜念已悉盡消除時(或至少逐漸減少而不是接連出現時),可輕輕閉上眼睛,逐漸着意意守物景,以達到入靜的階段

(09)誘導法:有的初練者,每次練,一練就是雜念,一坐下來,雜念比不練還要多,幾乎有不能練之勢。這時,可以用此法,此法同“視物法”以及下一法“自然法”均為誘導性質的準備法。一開始靜坐時,從頭髮尖、耳朵尖起一直到腳尖慢慢鬆下來,並念單一的“鬆”字音。也可藉助電唱機、錄音機在旁邊發出的語言誘導,如“慢慢地靜下來……”“慢慢地鬆下來……”等,練者以這樣的指令,有順序地去做,步步引入,於自然中產生相應的共鳴,就會很快地被誘導入靜。

(10)自然法:在自我難以入靜的情況下,可以用此法。在意守部位,一般在丹田(一般指臍下一寸半)的位置,升起一輪明月,此月分外皎潔;或自身置於一桃花村中,綠樹成蔭,落英繽紛;或在美麗的青島之濱的海灘中游泳,置身於漣漪盪漾的萬頃碧波中。在做這些暇想時,悠然自得,靜坐者面帶笑容,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融化在這些意象和事象中。這樣,就不知不覺地被引導到自我入靜的境地。

特別提示

如果雜念少入靜比較深的情況下,前額、後腦、眼前、小腹等部位會出現一些各色的光、荷花、佛菩薩、樓閣亭台、街景、人物、已故親人、動物、山河大地、其它維茨空間的靈性生命等多種圖像和光,還可能聽到各種聲音、聞到氣味、與境界中的生命體進行交流等多種境界,這些境界可能是善境,也可能是心魔的折射,還可能是外魔或其它外靈施法、幻化、干擾所致。因此最好的對應方法就是不追求、不執着、不與理睬。

身體上最常見的反應是打呵欠、流鼻涕、流眼淚等反應,這是身體在自然地排除身體裏的負面情緒和病氣,例如緊張、壓力、焦慮、悲傷、怨恨、嫉妒、不平等等。打哈氣是身體本身自然調節的功能(例如睏倦勞累時身體會自動打呵欠調節,悲傷時會流淚排毒)。在入定時不能追求,也不能厭惡這些反應,要以一種無為的、無所謂的心態對待。在入靜結束後現象消失了,就屬於正常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