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當前位置:酷知知識幫 > 運動知識 > 體育

武式太極拳正確身法是什麼

欄目: 體育 / 發佈於: / 人氣:8.4K

操作方法

(01)武式太極拳的源流武式太極拳起源於清朝咸豐年間,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創。至今大約有130年的歷史。武禹襄,名河清,自幼酷愛武術,曾習陳式老架太極拳,後又從陳青萍學趙堡太極拳,備悉理法,並於同期得王宗嶽所著《太極拳譜》。他通過對拳譜的研究和本身練拳體驗,創編而成武式太極拳。之後他更精研拳理,勤於實踐,寫出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太極拳理論著作,其著作皆根據其本身體驗,簡練精要,無一浮詞。武禹襄之甥李亦畬,從1853年開始跟武先生學拳,秉承武先生文武雙修、理法並重的治學方法,進一步完善了武先生所創的太極拳理論,其後,又將其拳藝授予郝為真 (當時李先生與郝家是鄰居)。從此,武、李一派太極拳便由郝家承襲相傳。由於郝家繼承、發展和傳授這一派拳藝的時間相當長,因此數十年來此拳又稱為“郝式太極拳”。練習武式太極拳必須有正確的身法,否則,輕則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重則可導致生理傷害,遺害終生。(1)提頂:意向上虛領頂勁,自然地提領全身,頭不低,身不前俯不後仰,精神集中。(2)吊襠:兩腿虛實要分清,襠如吊空一樣,臀部有前送之意,小腹有上翻之勢。(3)鬆肩:兩肩要自然鬆開,不可上縱,不可用力,兩肩要自然下垂。(4)沉肘:兩肘尖要自然下沉,使肩、肘和手腕都能靈活運動。(5)含胸:兩臂關節鬆開,胸不可前挺,兩肩微前合,胸有內含之意,但不可前俯。(6)拔背:兩肩關節要靈活,脊骨似有上漲、鼓起之意,不可低頭。(7)裹襠:兩膝有內向之意,兩腿分清虛實。(8)護肫:兩手各護半胸,兩脅有微微內收之意,使胸中感覺鬆快。(9)尾閭正中:頭向上虛領頂勁,脊尾骨向前托起丹田,身不前俯後仰,不左偏右倚,百會穴和會陰穴上下自然垂直。(10)騰挪:虛實變化自如,進退能隨機應變,有動之意而未動,即預動之勢。(11)閃戰:動作一氣貫通,身體四面旋轉靈活,發勁迅猛,所向無敵。(12)氣沉丹田:能夠做到含胸,拔背,鬆肩,沉肘,提頂,吊襠,尾閭正中就能以意行氣,氣能順通地自然地注人丹田,使底盤穩固。(13)虛實分清:兩腿虛實必須分清。虛,不是完全無力。實,不是完全站煞。精、氣、神要貫注於實腿,有上領之意,身法不可散亂。武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武式太極拳,又稱郝式太極拳。它是嚴格按照太極拳運動的規律,處處遵循其理法原理而形成的一派太極拳,具有完整豐富而又邃密細膩的理法。其主要特點是:“以求太極(內形)為主,走內勁,以意行氣,煉精、氣、神三者合一。”武禹襄、李亦畬所傳下來的太極拳套路,本來有五十三勢。先父郝少如根據先祖父郝為真的總結,將這五十三勢的每一勢均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穿始終,發展為現在的九十六勢。因此武式太極拳的每一勢都分起、承、開、合四個字,所有的動作都是按起、承、開、合的節序來編排的。武式太極拳不僅以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穿始終,而且在身法、步法、手法上,都嚴格遵循太極拳的原理。其身法以中正為基礎 (在前進、後退、左轉、右旋時,必須始終保持軀幹的中正),以尾閭正中為基準,強調由內及外;步法上嚴格分清虛實,以正中為前提,變換時強調完全用內勁而不允許依靠身體的前俯後仰、左右偏倚,或者身體的起伏(除下蹲及跳躍動作外)來借力,因而對腰腿的要求極高,運動量世頗大;手法則以豎掌為主,出手不過足尖,左、右手臂各管半個身體而不可隨便逾越。在整套動作中強調身法、步法、手法三者的有機配合與統一,強調內外一致,並以內形的變化來支配外形的運動。武式太極拳藝的特點“因敵變化,借力打人”。以“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為原則,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形跡,變換而使人莫測,追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漸達“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的神奇境界。武式太極拳打手的基本練習方法“打手”即“推手”。打手一詞,是先輩太極拳師所慣用的。本書仍沿用打手一詞,而不用推手的原因在於太極拳藝並非憑藉兩手的推力所獲及,太極拳藝能使人拋跌的花樣繁多,是“推”字難以概全也體現不了的。相比之下,打手的含義較廣泛、確切。打手的基木練習方法武式太極拳練習打手的基本方法有兩種,活步打手和定步打手。武禹襄、李亦畬二人傳授下來的僅有活步打手一種。其步法是進步三步半,退步三步半:第一步、第二步前進時,進步的一足都踏在對方前足的外側;向前邁第三步時,則要踏在對方襠步的中間;第四步則後足移至前足跟旁邊,以足趾虛點地,稱為半步,前進之足無論踏在對方的外側或襠步中間,都應略貼近對方的前足。在一條直線上我進彼退,彼進我退,上邊運用“掤、捋、擠、按”四手進行周而復始的活步打手練習。為什麼只採取活步打手,而不用定步呢?原因是活步打手可以靈活運用而沒有呆滯之弊;既可以通過步法的虛實變換而掌握勁由內換的方法,又可以培養“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的打手基本功。由於活步打手在運動時經常得以保持中正穩定的姿勢產所以在運動中既能做到用“沾、連、粘、隨”控制對方,還可尋機發勁。待練熟之後,便能達到古人所説的:“行、止、坐、卧都是練拳”的境界。習者開始學習活步打手時,既要顧及手法的運動,又要顧及步法的運動和身法的要求,常常顧上而顧不了下,顧下又顧不了上,感到身不由己,難學、難練。為便於習練者逐步掌握打手法,我教授了定步打手。定步打手的方法仍運用“掤、捋、擠、按”四手,惟不動步而已。待上邊這四手練熟之後,再逐漸轉向活步打手的練習。無論是活步打手還是定步打手,習者都必須認真地對待“掤、捋、擠、按”四手的練習。因為這四手是練習“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的最基本方法,初習打手必須在此處狠下功夫。彼挨我何處,我心就要用在何處;身法必須中正而不偏不倚;精、氣、神要貫注於兩膊;練習活步時,必須求達於上下相隨而協調。照此習練,日久便能求得“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的基本功夫。當能做到得機得勢、捨己從人和知己知彼時,“引進落空,借力打人”的技藝也就隨之而得了。正如王宗嶽的《打手歌》所闡述的:“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相關閲讀推薦:· 孫式太極拳盤架有什麼要求· 孫式太極拳常見的幾個練習誤區· 練習武式太極拳的正確身法是什麼· 陳式太極拳內功教程· 太極拳教程 初學太極拳必知的知識· 太極拳教程 三十三條太極拳內功心法

武式太極拳正確身法是什麼
武式太極拳正確身法是什麼 第2張
武式太極拳正確身法是什麼 第3張
武式太極拳正確身法是什麼 第4張
武式太極拳正確身法是什麼 第5張
武式太極拳正確身法是什麼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