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小知識 母嬰教育 起名 運動知識 職場理財 情感生活 綠色生活 遊戲數碼 美容 特色美食 愛好

香櫞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欄目: 養生 / 發佈於: / 人氣:2.52W

性温,味辛、苦、酸。歸肝經、脾經、肺經。
【功效】舒肝理氣、寬中、化痰。屬理氣藥。
【禁忌】陰虛血燥及孕婦氣虛者慎服。

香櫞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基本信息

(01)常綠喬木。高4~10米,樹枝有稜及短刺。葉互生,單生複葉,革質,葉片長橢圓形,兩面有半透明油點;葉柄有闊翼呈倒心形。花單生或簇生,也有呈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矮杯狀,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長圓狀倒卵形;雄蕊25~36枚,着生於花盤四周,花絲連合;雌蕊l枚,子房上位,扁圓形,花柱圓柱形,柱頭頭狀。柑果圓形,短徑5~7釐米,頂端留有花柱基痕,呈乳頭狀突起,果皮粗糙或平滑,成熟時橙黃色。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02)【英文名】 Citri Fructus。

(03)【藥用部位】 芸香科植物香圓Citrus wilsonii Tanaka.或枸櫞Citrus medic L.的成熟果實。

(04)【產地分佈】 分佈於江蘇、安徽、四川等地。

(05)【採收加工】 成熟時採摘,整個或對剖兩半後,曬乾或烘乾。

(06)【藥材性狀】 類球形、半球形或圓片,直徑4~7釐米。表面黑綠色或黃棕色,密被凹陷的小油點及網狀隆起的粗皺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及隆起的環圈,基部有果梗殘基。質堅硬。剖面或橫切薄片,邊緣油點明顯;中果皮厚約0.5釐米;瓤囊9~11室,棕色或淡紅棕色,間或有黃白色種子。氣香,味酸而苦。

(07)【臨牀應用】 用量3~9克,內服煎湯。用治肝胃氣滯、胸肋脹痛、脘腹痞滿、嘔吐噫氣、痰多咳嗽。

(08)【藥理研究】 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進腸胃裏蠕動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腸內積氣,另有祛痰、抗炎、抗病毒作用,所含橙皮苷有預防凍傷和抑制大鼠晶狀體的醛還原酶作用。

(09)【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香葉醛、檸檬烯等。另含橙皮苷、枸櫞酸、牻牛兒醛、丁香烯、金合歡醛等成分。

香櫞的功效

(01)味辛、微苦、酸、温。

(02)陶弘景:温。

(03)《本草拾遺》:味辛酸,性温。

(04)《飲膳正要》:味酸甘,平,無毒。

(05)《本草通玄》:苦酸辛,温。

(06)入肝、肺、脾經。

(07)《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經。

(08)《本草從新》:入肺、脾二經。

(09)《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10)理氣降逆;寬胸化痰。主胸腹滿悶;脅肋脹痛;咳嗽痰多。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脘腹痞滿,嘔吐噫氣,痰多咳嗽。

(11)《本草拾遺》:去氣,除心頭痰水。

(12)《飲膳正要》:下氣,開胸膈。

(13)《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氣,止嘔逆,進食,健脾。

(14)《本經逢原》:治咳嗽氣壅。

(15)《醫林纂要》:治胃脘痛,寬中顧氣,開鬱。

(16)《本草再新》:平肝舒鬱,理肺氣,通經利水,治腰腳氣。

(17)《本草求原》:除久哮。

(18)疏肝理氣

(19)香櫞皮氣芳香味辛而能行能散,苦能降逆,有疏肝理氣、和中止癢之功,用以治療胃痛脹滿、胸悶、脅痛等症。

(20)和中化痰

(21)本品味辛苦性温,辛能行散、苦能燥濕、温能通、故有燥濕化痰之功,主要用於痰濕壅盛之咳嗽痰多,此證咳由痰致,痰出即咳止,伴胸脘脹悶,飲食 。

(22)利膈止嘔

(23)本品既行氣舒肝,又可利膈止嘔、常用於肝胃不和之嘔吐及乾噦。因肝鬱不舒、橫逆犯胃、故見噁心暖氣、胸悶脘痞、嘔吐時作,但吐出物量不多,胸脅疼痛、口苦,苔黃、脈弦,若情緒波動時,則嘔吐症狀加重,《本草通玄》曰:“理上焦之氣、止嘔逆”。故用本品治療本症。

(24)鑑別應用

(25)香櫞、橘皮均有行氣消痰作用、用治濕痰壅盛、上氣咳逆之症。但香櫞性平,温化之力不及橘支,且又散肝胃之鬱氣:橘皮温燥性較強,化痰作用勝於香櫞,主治脾肺氣滯濕鬱之證。

香櫞的作用

(01)抗炎作用

(02)本品所含的橙皮甙對豚鼠因缺乏維生素C而致的眼睛球結膜血管內細胞凝聚及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有改善作用,能降低馬血細胞之凝聚。與栓塞(Thrombogenic)飼料或與致粥樣硬化飼料共同餵養大鼠,均可延長大鼠存活時間。能刺激缺乏維生素C的豚鼠的生長速度,增加豚鼠腎上腺、脾及白細胞中維生素C的含量

(03)抗病毒作用

(04)橙皮甙加入小泡性口炎病毒前,將小鼠纖維細胞放於200μg/ml的橙皮甙中預先孵化處理,能保護細胞不受病毒侵害約24小時。預先處理Hela細胞能預防流感病毒的感染。但其抗病毒的活性可被透明質酸酶所消除。

(05)其它作用

(06)橙皮甙有預防凍傷和抑制大鼠晶狀體的醛還原酶作用。黃柏酮有增強離體兔腸張力和振幅的作用。

香櫞的附方

(01)治鼓脹:陳香櫞一枚(連瓤),大核桃肉二枚(連皮),縮砂仁二錢(去膜)。各煅存性為散,砂糖拌調。空心頓服。(《本經逢原》)

(02)治嗽:香櫞(去核)薄切作細片,以時酒同入砂瓶內,煮令熟爛,自昏至五更為度,用蜜拌勻。當睡中喚起,用匙挑服。(《養痾漫筆》)

(03)治氣逆不進飲食或嘔噦:陳極香櫞二個,真川貝三兩(去心),當歸一兩五錢(炒黑),白通草(烘燥)一兩,陳西瓜皮一兩,甜桔梗三錢。共研細末,用白檀香劈碎煎濃汁泛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開水送下。大虛者酌用。(《梅氏驗方新編》香櫞丸)

(04)治氣逆嘔吐,飲食不佳,腹脹噯氣:陳香櫞50g,川貝母50g,炒當歸30g,通草20g,陳西瓜皮15g,共為細末,白檀香劈碎水煎泛丸,每服10g,日服2次。方中香櫞舒肝理氣,寬中,化痰,為君藥。(《醫宗金鑑》香櫞丸)

(05)驗方:治咳嗽:香櫞適量,製為粗粉,水煮爛熟,以煉蜜拌勻成膏。睡中嗽起,每服二匙。方中香櫞舒肝理氣,寬中,化痰,為君藥。

(06)本品能促進胃腸蠕動,有祛痰、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07)鮮香櫞一兩個,切碎放在有蓋的碗中,加入等量的麥芽糖,隔水蒸數小時,以香櫞稀爛為度,每服一匙,早晚各一次,有化痰、行氣、止咳、平喘之效。

(08)鹽漬香櫞:香緣切片,於通風處晾乾,用適量食鹽醃漬放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備用。每用10~20克,用開水衝至鹹淡適宜為度時服用。有行氣,止痛,健胃,化食作用。適用於胃痛,腹痛,氣痛,食滯胃脹痛等症。

(09)鮮香緣12~15克(幹品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可治肝痛,胃氣痛。

(10)陳香緣30克(焙乾),花椒、小茴香各12克,共研細末,每次服3克,每日兩次,温開水送服,治胃痛胸悶,消化不良。

香櫞怎麼吃

(01)香櫞漿

(02)鮮香櫞1-2只,麥芽糖適量。製作時,先將香櫞洗淨切碎,同麥芽糖一起放入帶蓋的小碗中,陋水蒸數小時,以香櫞稀爛為度。

(03)此漿有理氣寬胸,解鬱寧神之功。用於腦力勞動者日常保健較宜,亦適用於肝脾鬱滯,氣阻生痰而致的情志抑鬱,胸中痞塞,時而作痛,痰多色白之症。建議每次服1湯匙,早晚各1次,常食可奏效。

(04)香櫞露

(05)陳香櫞50-60g。製作時,先將香櫞放入燒瓶內,加清水適量,蓋上瓶蓋,連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爐或其他加熱爐加熱,燒開後,收取蒸餾液,裝瓶備飲。

(06)此露有寬胸順氣化痰,利膈健脾開胃之功。適用於氣滯胃痛,及慢性胃炎、神經性胃脹痛,消化不良,嘔吐呃逆,胸悶多痰等病症。建議每次飲5-10Ml,每日2次,可連飲5-7天。

(07)香砂糖

(08)香櫞(焙乾,研細末)10g,砂仁粉12g,白糖500g。製作時,先將白糖入鍋,加水適量,熬至濃稠,下香櫞粉和砂仁粉,拌勻,繼續熬至起絲狀,於瓷盤內塗熟油,傾入香砂糖液,攤平,待涼,用刀劃成小塊,裝盒備食。

(09)此糖有化濕健脾,消滯開胃之功。用於兒童日常保健較宜,亦適用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之症。建議每日早晚空腹時各腹1次,每次3塊,常食方可奏效。

(10)香櫞蜜酒

(11)取新鮮香櫞100克,蜂蜜50毫升,白酒200毫升。將鮮香櫞洗淨,切碎,加水200毫升放鋁鍋內煮爛後,加蜂蜜及白酒至煮沸停火,待涼後裝入瓶中,密閉貯存,一月後即可飲用。每次10毫升,每日2 次。

(12)具理氣化痰止咳作用,治療久咳。陰虛血燥及孕婦氣虛者慎服。

(13)香櫞米醋浸海帶

(14)材料:海帶(鮮)120克,香櫞9克,醋1000克

(15)做法:將香櫞皮、海帶在米醋中浸泡7日。

(16)養生功效:適用於肝鬱氣滯型單純性甲狀腺腫。

香櫞皮的功效與作用

(01)味辛、苦、酸,性温。功效:理氣寬中,和胃化濕。主治脾胃氣滯濕阻,胸脘悶脹,脅肋脹痛,食慾不香,噁心、嘔吐等病症。

(02)枸櫞果實含揮發油0.3%~0.7 %。還含橙皮苷、檸檬酸、蘋果酸、鞣質、果膠、維生素C等成分;種子含黃柏酮、黃柏內酯;

(03)果皮含揮發油6.5%~9%,主要為ζ-檸檬烯、檸檬醛、水芹烯、檸檬油素。

(04)藥典劑量3~9g,臨牀常用劑量3~9g,大劑量l2~15g。

(05)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內服。臨牀體會:香櫞皮與佛手相似,性能比較平和,是和胃健脾理氣的常用藥,藥性稍温,但並不温燥,可改善胃不舒、悶脹、噁心、泛泛欲吐的症狀,能開胃增食,但其解除胃痛的作用稍弱。《本草綱目》:無毒。香櫞皮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15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香櫞宜忌配伍

(01)一、配伍應用

(02)配佛手,理氣止痛,對肝胃氣鬱,胸悶胃痛、食慾不振、嘔吐,痰飲咳嗽,胸膈不剩等症適用。惟此二藥,藥性和平,藥力較弱,僅適用較輕之症,遇氣鬱、氣滯重症,尚須配合其他理氣藥方能奏效。

(03)配川貝, 川貝味苦、甘,性微寒,入心肺經,本品苦泄甘潤,微寒清熱,既能清肺化痰,又能開鬱散結,清泄胸中鬱結之火,二藥配伍,一辛散一苦降,一寒一熱,共奏化痰止咳之功。治療咳嗽痰多、咯痰不爽等症。

(04)配柴胡,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心包絡、肝、膽、三焦經。柴胡味薄氣升,透表泄熱,為治邪入少陽半表半里所致的寒熱往來,又能疏肝解鬱,常用於肝氣鬱結所引起的胸脅脹痛:二藥配伍,增強了疏肝解鬱之功效。治療胸脅滿悶、腹痛、脅痛、食慾不振等症。

(05)配香附,香附味辛苦性平,歸肝、三焦經,辛能行能散,故疏肝理氣,乃行氣開鬱之要品,配合香櫞之疏肝,理氣、解鬱,增強療效。治療肝氣鬱滯、脅肋脹痛、月經不調等症。

(06)二、配伍宜忌

(07)凡肝失疏泄,胸脅脹痛者,可與香附、鬱金、柴胡等配伍 ,以行氣開鬱。

(08)凡脾胃不和,飲食停積,氣滯濕阻,以致脘痞腹脹,噯氣嘔吐者,可與木香、砂仁、枳實、白朮等配伍,以行氣健脾,和中降逆。

(09)三、注意事項

(10)陰虛血燥及孕婦氣虛者慎服。

(11)小貼士香櫞是理氣寬中、疏肝解鬱的良藥,但辛温香燥,容易耗氣傷陰。因此,氣陰虛者應當慎用。小孩和孕婦不宜多食,以免損傷正氣。

(12)四、用法用量

(13)內服:3—6克,煎湯;或入丸、散。

Tags:香櫞 禁忌